好习惯重养成
2017-08-06谭艳娇
谭艳娇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实验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教育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积极的影响,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下面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习惯、书写习惯、卫生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四方面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以达到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孔子曰:“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如果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为什么不少学生在学校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大扫除活动,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呢?由此可见,要使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身边小事做起。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从榜样引导开始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工程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言传身教,对孩子加强养成教育的培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引路人。
学校每月通过校讯通、家长信等宣传渠道,向家长提出养成教育的要求,让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任务。在每一次家长会上,由班主任组织家长学习《父母课堂》的内容,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组织家长进行经验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给优秀家长颁发证书。学校德育处,每月开展“争星”活动,评选出“文明礼仪星”“热爱劳动之星”“阅读之星”等,让学生学有榜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最直接、最有力度的,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表率作用非常重要。每天值日领导、值日老师站在校门口值日,要用微笑迎接学生,学生主动向老师敬队礼,说声:“老师好!”老师回声:“你好!”老师到教室上课,同学们首先向老师问好:“老师好!”老师回答:“同学们好!”教师带头使用文明用语,学生就会仿效。
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从开笔礼开始
我校的校训是“立一个好品,成一套良习,精一门外语,好一项运动,写一手好字,练一项特长”。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孩子们多数是“电脑新人类”,连握笔姿势也不正确,更别提练得一手好字了。为了训练学生写一手好字,我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舉办了一次“开笔礼”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开笔礼”。一个隆重的仪式,使孩子把上学求知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矫正学生认为练字无用的看法。
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训练,因此,为了训练全体学生都能写得一手好字,每天中午,学校都安排1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字,每学期都举行优秀作业、书法展览,让学生学有榜样。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从洗手开始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病从口入的媒介是手,很多时候我们会直接用手揉眼睛、擦嘴巴等,这样做容易引起疾病感染。因此,注意手的卫生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环节。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对预防疾病是有着关键作用的,学校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更加容易传染疾病。为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学校从教会学生洗手“六步法”开始,要求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看过书报后要洗手,摸过钱后要洗手等,避免手把病菌带入口。
学校还利用班会课、专题教育课,对学生加强卫生教育,要求学生勤洗澡,勤洗头,勤换衣服,勤剪指甲,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不买、不吃“三无”食品。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便后要冲水,见到废纸、果皮、牛奶瓶等随手捡起来,保持教室、校园清洁。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强化,才能使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四、热爱劳动的习惯,从洗盘子开始
劳动是立身之本,幸福之源。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居多,许多家庭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什么家务都不会做。
在开学典礼上,学校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要求:学会劳动,从洗盘子开始。要求学生在学校早餐、午饭后,自己动手把自己用过的盘子洗干净。孩子从手忙脚乱到驾轻就熟,慢慢学会了洗盘子。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讨论“我会干什么”,引导学生要学会整理床铺、收拾书包、打扫卫生,帮助家长做家务,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每天,班主任言传身教,亲自带领学生搞好班级、公区的清洁,班主任手把手教学生扫地、抹窗、擦黑板、拖地、冲厕所。当孩子慢慢掌握了劳动的本领,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大胆地去做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持之以恒。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家庭、社会要发挥合力作用,抓早抓细,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祖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吧!
参考文献:
[1]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刘雪娟.成功的起步:养成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编辑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