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符号意识初探
2017-08-06陈琳
陈琳
(福建省泉州市立成小学)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实验稿版本中的“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强调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也就是说符号意识的建立使学生能更理解数学符号所蕴含的含义,更清晰地表达出数学思维的过程,由此更凸显从一年级起注重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重要性。
一、建立符号意识
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形象,喜爱趣味性,所以在培养符号意识中更需要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鲜活、更亲和、更有趣。如在新版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小学生入学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要从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图画中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在数数、读数的过程中,逐步引出抽象的数字符号,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序到有序,一步一步深入,数出图中的数量:1头大象、2只兔子、3座房子……建立初步的数感,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意义和作用,再让学生用数字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1盏灯、2条鱼、3支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了解到数学符号与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教材提供的多个具有相同数量但又不同的实际背景,鼓励学生数出共同的个数,再用数来表示。如通过观察情景图可数出:“1个太阳、1只狗、1棵树、1个萝卜……这时教师加以引导,问:“3个萝卜放在同一个筐里,怎么数?”当学生答出“1筐萝卜”后帮助学生明白“1”既可以表示1个人、1棵草、1滴水等个体,也可以表示1群人、1堆草、1杯水这些由相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在练习中通过画圆圈表示物体的数目,体会到物体的实际数量与数学符号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发展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的学习不能变成单纯的抽象符号的学习,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数学,通过观察、实践、分析、归纳,获得体验,感受符号化,以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如教学关系符号“=、<、>”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根据情景图讲述一个数学故事:“草地上有4只小兔子挎着4个篮子一起去拔萝卜,拔了5個大萝卜,大树旁1只小猴子扶着秋千架,2只小猴子在荡秋千,小动物们在动物乐园里真开心!”当学生通过排一排、数一数发现小兔子和篮子一个一个正好对完,一一对应、数形结合展现出“同样多”的信息,教师引出符号“=”,说明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表示“同样多”,但数学符号比语言简单明了,“=”比“同样多”更直观简便,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是语言的简便形式,能更直接明了地表现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学生能较快地认识并理解“=”的含义,但“<”和“>”两个符号由于外形接近而方向相反容易使人混淆,一年级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他们讨论分析,总结出“小数对着尖尖嘴,大数对着张大口”这个简单易记的方法。从而建立“多”“少”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还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猴子比秋千多,兔子比萝卜少”,抽象出“3>2”和“4<5”,学生认识理解了“>”“<”的含义,学会用“>”“<”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归纳和总结,使抽象的符号有了形象性,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就能很好地运用“<”和“>”进行判断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体验数学符号的美,让学生对数学符号的运用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与能力,从而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提高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从体验到理解运用,再从理解运用到按需要创新,步步为营,螺旋上升,逐步建立符号意识,实现了学生思维上的飞跃。在教学新版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时,让学生体会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分别通过数实物、摆小棒、数方块、拨计数器等多样化的活动来表示数,在经历了估数→数数→拨数→读数→写数等不同的方式后,感受到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到各数位上的数字的不同意义: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初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为了提高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师可鼓励学生用图形、符号等不同方式表示数,如表示“34”,学生有的画□□□□□□□,有的画○○○○○○○,有的画☆☆☆☆☆☆☆,还有的画+++----,问他们为什么用两种不同的符号表示。他们说:“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这样就是3个十和4个一。”由此可见,这些富有个性的符号正是已有的符号意识在起作用,在这个快乐的氛围中,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
总之,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从一年级起我们就要为学生提供机会激发符号意识,通过准确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不断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科学建立符号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使用符号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学生的符号意识就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