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开展

2017-08-06邓婷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探讨情境语文

邓婷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而情境教学法属于一个良好的教学切入点,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充分锻炼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针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开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语文;情境;探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创建情境,以此强化学生体验,使其更为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情境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对于小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境设疑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长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知识,合理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沟通和分析,共同探讨出答案,以此发现语文学科的奥秘和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素材,使教学情境更加具有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能够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最终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性格和爱好,从而保证问题情境的设置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结合生活经验创建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语文来讲,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字词的字面理解,关键在于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生活作为知识的来源,语文教师需要将生活引入课堂中,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融合;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进行结合。比如,在《少年闰土》教学中,作者鲁迅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景进行深刻描写,同时也表现了当时人们的麻木状态。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朗读之后学生思考教材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结合自身生活情况,想象自己如果在当时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通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从而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结合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普遍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術能够以视频、图片、声音等不同的方式展示教材内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情境教学中。比如,在讲解《鹿和狼的故事》时,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分析,肯定会使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沉闷;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狼和鹿的形象制作成动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在学生的印象中,狼是凶残可恶的,鹿是温柔弱小的,但是每个动物在自然界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在播放动画短片时,教师需要配上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观看短片,掌握知识,明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具有优势,更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从而提升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四、开展课堂活动,创设表演性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情境活动。角色扮演的情境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角色表演首先需要学生明确表演角色,并且对人物性格和心理做到充分了解,以此充分演绎出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课文时,教师便可以将此篇课文当作剧本进行讲解。学生需要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以及事件内容,需要认真思考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品味人物语言、神态以及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创建表演情境,然后结合学生特点分配角色,有的学生表演秦王,有的学生表演廉颇,有的学生表演蔺相如,还有的学生作为旁白角色。在划分好角色之后,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了解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语文知识。因此,教学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进行,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到知识。

参考文献:

[1]司丽娜.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开展[J].教育,2016(12):29.

[2]石世玉.浅议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4(17):5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探讨情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