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给学生公平的话语权

2017-08-06周丹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光荣榜话语权公平

周丹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

一、引言——从“举手”现象中得到的启示

现象一:到低年级去听课,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训练有素”,他们举手的姿势整齐划一,都是左手放平,右手肘关节落在桌面上,右手臂垂直于桌面。我当时除了佩服老师们的训练成效,还在想:这些孩子好像“机器人”啊!

现象二:要上公开课了,我们生怕学生不举手而“冷场”,于是我们就在课前和学生“约法三章”:整堂课都积极举手的同学可以免做一样作业,一次都不举手的同学多写1篇日记。一般只要“依计行事”,效果都不错。

现象三:在临近期末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组刷爆的漫画:师:“看我干嘛?看黑板啊!”生:“……”师:“看黑板干嘛?看书啊!”生:“……”师:“看书干嘛,看我啊!”生:“老师,你开心就好!”这组漫画,不难看出学生的话语权包括人身自由都完全被老师掌控,学生必须对老师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二、学生话语权公平的缺失

以上一系列的现象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即话语权公平的缺失。这样的课堂如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挑战、引领的能力?如何能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生在这六年中慢慢失去的话语权使其渐渐地被“权威主义人格”所奴役,也就泯灭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而今,像这样隐性话语权公平的剥夺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比比皆是。

(一)教师统治下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是被动的话语权表现形式,最大的不公平是不主动,是对教师的统治性话语的一种应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师:“你们喜欢读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像这种带有绑架式问答形式的是对老师权威的应答。(2)师:“还有谁没有举手?你在不在思考问题?我就请不举手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生慢慢地把手举出来。这种是对老师惩罚强制的应答。

(二)无声的话语权

几乎每个班都会有一群“听众”,这一类人很少或者几乎不表露自己的见解,从头到尾都是默默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在学习,还时不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着自己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1)糊涂不觉醒、妥协不较真,这一类人总觉得老师讲的就是王道,不需要质疑,听着就行。即使老师讲錯了,也不需要指出,认为可能是老师口误。再说和老师说了,以后也没什么好处,总要给老师一点面子的吧。(2)无力出声、无意出声,前者是滞后的疏离者;后者是超前的疏离者。这种沉默也在述说着一种不公平:教室里这么多人呢,老师又不一定会叫到我。如果叫到我,我也不说话。

三、学生话语权的归还策略

所谓话语权,是指说话或发言的权力,学生在课堂的话语权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说话,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实我们很多一线老师都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此不断思考、实践。笔者也作了以下尝试:

(一)第一阶段:从“举手”开始

我分析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他们自尊心增强了,变得“格外爱面子”,而我们老师的教学用语必须关注孩子的“面子”,尤其对“无力出声”的后进生和“无意出声”的优等生,他们的内心尤其敏感,尤其渴望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和肯定。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制作上课发言光荣榜,老师点名改为点学号,每个人都有公平发言的机会。只要能站出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对错都可以在课后到后面光荣榜上打五角星,互相监督。并在课堂上渗透课堂本身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并通过自己的激励评价语让学生体验到无论自己回答得如何,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就是“安全和光荣”的,都可以很体面地坐下去。

(二)第二阶段:有的放矢

我对问题的难易进行了有效控制,不同难度的问题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好的开放性的问题让人人都能回答,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水平的回答,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思考的层次可以不同。而针对那些上课不太敢举手的学生,允许低低地举手,这传递着不确定、不自信的信号,这也满足了一批“想举手”学生的愿望。而特别愿意表现的学生,允许高高地举手,这传递着有把握、自信的信号,这也能激发整个课堂的活力,提升课堂的热度。通过半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学生逐渐恢复了低年级上课的状态,而每周的光荣榜反馈表上没有五角星的同学也在逐渐消失。

(三)第三阶段:静悄悄的革命

在这些措施跟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举手思考的人多了,课堂就显得很聒噪,静不下来。所以我准备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首先,我规定积极举手的上限要求是:无论怎么举手都不能站起来离开凳子,如果你急切想说,你可以设计你的手势向老师表示。其次,丰富学生的举手方式。例如,如果遇到急着上厕所或者身体不舒服等紧急情况,可以找老师,和老师说明情况就可以从后门离开;做判断题时,用手势表示“√”和“×”;做选择题时,用手指表示选项;问孩子读了几遍书,让学生用手指示意;同意某种观点时用“ok”的手势,而不同意的用“拳头”的手势表示抗议,这种方式的变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班额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反馈,实施有效教学很有价值。当然以这些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反馈尽量在学期初就呈现规则,而且不宜频繁更改。

也许你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被压制着,也许你接到的班级的学生课堂话语权已经缺失,不管怎么样,希望我们能共同关注学生的举手体验。虽然学生的举手体验很丰富,也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有“还给学生公平话语权”的意识,学生举手文化中蕴含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要给学生一个公平的话语权,就要克服传统的“师本位”“知识本位”等因素的影响,把课堂净化为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充满生命力的发展课堂,而不是制度、文化权威之下的育人场所。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光荣榜话语权公平
公平对抗
光荣榜
光荣榜
光荣榜
光荣榜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