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探究优化教学

2017-08-06林惠珍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吸水性分工科学

林惠珍

(福建省漳州市名流学校)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色。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如何贯彻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工,合作探究

我们说分工合作不矛盾,那是因为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使探究更有成效。大家都知道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探究性。但有些探究活动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分工不明确,活动小组不能有效合作造成的。我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玩石头,老师要求各小组在10分钟内用各种石头拼成一幅画。10分钟后,有一组还没拼完,汇报时,该组组长拿着作品垂头丧气地说:“我们打算拼一片美丽的沙滩,沙滩上有乌龟产卵,有人在椰树下乘凉,还有……哎!由于小组成员各做各的,不合作,什么都没拼成。”当时我就想,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所在,是老师未能在平时的科学课上指导他们合理分工,协作探究。怎样让分工合作更好地为探究服务呢?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探究活动需要分工合作,一起完成,这样探究才会高效化。我在开展“比较纸的结实度”的活动前,指导各小组自己分工后合作探究,比比看哪组探究得又好又快。探究中,有的小组由于分工不明确效率低,我没有批评该小组,而是请由于分工明确,探究得最快的小组传授“妙招”。其他小组听了也迅速调整思路,也想出自己小组提高探究效率的好的分工合作的办法。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榜样激励法会使探究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给予空间,真正探究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种探究并不是泛泛而谈,并不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活动,它要求活动内容具体,目标集中,对探究活动过程做深入的挖掘、拓展,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比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于纸的研究一课,教学内容中含有四项活动:(1)比较纸纵向与横向的结实度;(2)观察纸的毛边;(3)比较纸的透明度;(4)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活动。如果把四项活动放在一节课完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只会给人留下“一堂课下来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一点东西也没学到;学生嘻嘻哈哈玩了一节课,问他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一脸茫然”的遗憾,因此,我做了大胆修改、创新,把比较各种纸的吸水性活动设计为一节课。课的开始让学生随意猜两种纸的吸水性谁强谁弱,这时学生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认识上的矛盾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接下来当然要通过实验验证哪个说得对,此时我适时地给予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思考探究的科学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对什么是科学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想这种科学素养的培养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三、抓住生成,再次探究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索解决,千万不能把科学课上成是单纯地教教材、教教案、教知识。例如,我在探究“1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认为1元钱硬币能容纳50滴水,其中一小组认为1元钱硬币能容纳30滴水左右,这时我让该组学生重新做实验,以求得切合实际的数据,认识科学事实。虽然教学上多用了一些时间,但很有必要。知识的结论并不是那么重要,而得出结论的过程,特别是对数据的处理,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就应该随机应变,抓住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体验,认识科学事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研究态度,把学生引向科学殿堂!

四、活用资源,乐于探究

科学探究的对象是物体,要有实物才能进行探究。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许多教师习惯于用教材教,教材说用什么物体,就用什么物体做实验。其实教材本身并没有要求教师照搬,因为它仅仅是“材”而已,需要教师根据当地情况与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对象,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探究。我教学“比较纸的吸水性”一课时,第一次,我感觉上得比较顺利,师生配合得比较好,我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按照我的预想回答,实验也没出什么差错,但仔细想想,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实验中学生一眼就能分辨出“作业纸”的吸水性强,“巾纸”的吸水性较弱,没有实验的必要。这种实验没有挑战性,成为“形式化”。第二次,我把“巾纸”改为“报纸”。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思维异常活跃,活动一开始,有的说:“报纸的吸水性强”,有的说:“作业纸的吸水性强”,产生了强烈探究欲望。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活动热烈。我想,资源的选择也是条件的控制,不懂得在控制条件下实验就不是科学。

五、汇报记录,升华探究

记录是思维的再现,是证据的获得,是评价的依据。科学探究记录单所反映的有孩子们情感态度、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的评价内容。良好的记录单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提高孩子有条理的叙事能力,有利于隐性思维显性化。交流、分享这种记录单能及时帮助我们教师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学生面对自己的记录单和同伴的记录单,能反思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情况,使其具备更好的科学素养;教师及时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做的研究记录,用激励性的语言及时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没有汇报交流记录单的课堂探究,就不是一节完整的探究课。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正确对待探究,根据科学知识的学习实际,巧妙设置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而不以讲授代替研究,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认识科学,逐步培养探究能力,并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吸水性分工科学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静电纺超吸水纤维毡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分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聚丙烯酰胺-埃洛石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
交联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的吸水性能
科学拔牙
花王推出可提升衣物吸水性的柔顺剂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