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08-06朱文静
朱文静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
摘 要: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数学教育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而要着眼于他们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教育;实践意识;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人人学实用的数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用数学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或者提出问题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数学知识。例如买菜,买了多少斤,花了多少钱,要用到数学;去买衣服,买学具,算钱,要用到数学;宇宙、航天要用到数学等等。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科学探索,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如,掌握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后,就可以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课本、桌面、黑板等的面积是多少;回到家里研究家里各个房间的长、宽以及房间面积等等。
3.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实践意识。使学生明确,我们要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并要回到实践中去。在学习数学中养成实践意识,就能把课本知识难的化成易的,把复杂的化成简单的,把抽象的化成具体的。
二、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
1.创设趣味情境。趣味化是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首要条件,因此,力求每节新授课前尽量以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来创设情境,这样就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探究新知的氛围中,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2.模拟现实情境。例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一家上个周末去超市购物的购物小票,你能帮忙算算他们家一共花了多少钱吗?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引导学生能简便的就简便,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合作,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数学在各种领域中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性的思想方法。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数学的社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任务和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做些变形处理,让数学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2.解决问题要有策略性,发现策略。例题的教学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化抽象为具体,感受画示意图的特点与作用。回顾策略,多角度回顾以前教学中画示意图的策略,在回顾过程中不仅要系统整理,还要从策略的高度进行引导和提升。应用策略,在练习中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根据学生实际指导画图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四、数学实践活动,增强问题解决意识
老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实习作业、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内通过模拟现实,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问题目标要具有开放性,提倡解法多样化,促使学生“用”数学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問题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课堂上,有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出来的,它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思维。教师应设计一些课型,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思维。如设计“游乐园中的数学问题”“购物问题”“植树问题”“购房方案”等,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信心,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或者师生的共同反思与评价才能更好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六、想“解决问题”,评价很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时,学生答得文不对题,教师又一棍子打死,或冷眼相看,这就是对学生感情的扼杀。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问题中又生出了新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评价尤为重要,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总之,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当然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如何“解决问题”还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都有待于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讨和总结。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