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拓展的思考

2017-08-06谢秀雪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罗源黄山课文

谢秀雪

(福建省罗源县实验小学)

拓展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拓展是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这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认识到教学中以某一阅读主题为目标,要搜寻更多的学习资源,进行课堂阅读的拓展,这样才能为语文课堂打开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才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理解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呢?

一、新的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立足教材特点,进行有效拓展

(一)在文中的插图处进行拓展

新教材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课文中的插图大都是课文中重点的段落内容和课文中心的体现,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从中直接观察理解课文的中心素材。所以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抓住教材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帮助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者利用插图结合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是学生课内外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之一。在进行《风筝》这篇课文的教学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题,引導学生观察插图,让有放过风筝的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历,用一些完整的语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姿势、心理等去说是怎么放风筝的,一两句、三五句,只要能做到内容真实就行了。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把课外知识在课内释放的机会,又让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这个图文和生活经历相结合的拓展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二)在关键语句处进行拓展

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有的起到提纲挈领、点明中心的作用;有的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有的则是一条主线贯穿全文。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的拓展。在《玩出了名堂》教学中,“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课文开头带有议论性色彩,并且是课文的总括。文章恰恰就是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告诉我们要在玩的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因而教学中借此让学生进行交流他们所知道的“玩出了名堂”的人和事的资料拓展,使学生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三)在文中空白处进行拓展

文字是一种符号,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包含了许多令人遐想的“空白”。如《小摄影师》一文的最后部分:“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联系全文,请学生讨论小男孩是否能来,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些故事。教师让学生在感悟了文本内容,领略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后进行练笔——续写的拓展训练,充分利用了教材设计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这是内化语文综合素养的过程体现。

二、课堂教学过程是可以预设的,在预设过程中,进行有效拓展

(一)在新课导入处进行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对阅读的内容或作者,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和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让这些生动、真实的材料调动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习新课增加动力。如教《黄山奇石》一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观看黄山风景的系列图片,有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黄山的资料进行介绍。说说“黄山四绝”的名称来历。通过介绍有关黄山的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黄山风景的美轮美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拉近了学生和作者及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在突破课文难点处进行拓展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本的内涵有一定的差距时,教师应设置一定的拓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教材中描写海水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没有见过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引导学生体会“五光十色”这一词的准确性时,教师问:想写颜色多的词语还可以用哪些词?学生列举了“五颜六色、颜色各异、色彩缤纷、色彩不一”等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并提示他们自由读读课文内容,再欣赏教师提供有着西沙群岛美丽海水的影像让学生欣赏,随后比一比哪个词最贴切。这样的拓展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突破了课文的难点,使学生的阅读信心倍增。

(三)在课后延伸处进行拓展

学课文的目的就是要懂得“举一反三”,所以,在即将学完一篇课文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其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及时向课外延伸。如学完《画家乡》这篇课文后,我问学生你们的家乡——罗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最想了解自己家乡的什么方面呢?建议同学们找找关于罗源历史、罗源物产及罗源风景名胜等方面的书籍,认真读读,我们利用班会课开展《家乡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这样的拓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紧紧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使阅读教学得以有效的展开,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

立足文本,着眼过程,对文本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各方面得来的知识在课堂上充分释放出来,这样的语文课一定会让全体师生身心愉悦,快乐无限且受益颇多。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罗源黄山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红专并进 求真务实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简介之二
红专并进 求真务实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简介之一
黄山日落
背课文的小偷
2019农民丰收节罗源分会场活动举行
黄山冬之恋
2009年罗源湾表层海水DIN与TN及PO4-P与TP浓度换算系数的研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