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表演的快乐还给孩子

2017-08-06林卫娟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自由自主

林卫娟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中心幼兒园)

摘 要:表演游戏以虚构的童话或故事作为表演内容来源,是幼儿表演表现对故事或童话的认识,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表演。尝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指导下,将表演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重新享受表演游戏的快乐。

关键词:表演游戏;自由;自主

表演游戏以虚构的童话或故事作为表演内容来源,以扮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是幼儿自行表演表达自己对故事或童话认识的游戏活动。然而,教师发现孩子参与游戏热情不高,游戏表演带着教师浓厚的雕琢痕迹,动作语调雷同,时常出现不专心、满场乱跑的现象。老师烦恼孩子不会表演、不会分组合作,觉得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难组织的。到底是什么让表演游戏变得孩子不喜、老师不爱呢?其实追根究底在于老师将游戏变得了教学,忽视了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过于强调孩子表演技巧的训练,剥夺了孩子自主游戏的快乐。我们尝试着将表演的权利还给孩子,努力体现孩子在游戏中的自由、自主。

一、将游戏内容选择权还给孩子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游戏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联系个人的经验与所学内容,获得学习的快乐。表演游戏将文学作品作为游戏载体让幼儿感受表达,进行交往表演,达到自主快乐的学习效果。因此,选择易于幼儿理解、生动有趣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幼儿表演游戏的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选取《三只蝴蝶》《鸭妈妈找蛋》《小猪盖房子》《小羊和狼》《萝卜回来了》《没牙齿的大老虎》等经典儿童文学故事供幼儿欣赏参考,同时跟家长联系,交流汇总幼儿喜欢的优秀故事,与孩子们共同商讨、确定表演剧目与内容,把表演内容选择权还给孩子。

二、将游戏准备权还给孩子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孩子参与游戏准备,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可能性,在动手动脑的道具制作过程中得到发展。我们将游戏准备权还给孩子,与孩子共同讨论:“表演需要制作哪些服饰道具?”“可以利用哪些废旧物制作?”“场景要怎么布置?”等,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参与道具的制作与准备。孩子们或利用区域时间与同伴动手制作,或回家与家长共同动手,虽然制作的道具不够精美,但孩子们却格外自豪和珍惜。

三、将同伴选择权还给孩子

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幼儿在互动中体验交往乐趣,学习交往技能,理解交往规则。表演游戏是群体性活动,需要一定的人数才玩得起来,它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合作协商的平台,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工合作。我们将教室划分成几块表演场地,让孩子自选同伴进入场地进行游戏,每个场地六七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协商讨论本次游戏的表演内容与各自的角色,合力布置场景进行表演。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样自主的氛围下,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每个孩子都积极投入游戏参与讨论,成为游戏的主人。

四、将表演的空间留给孩子

经常开展表演游戏,可以熏陶幼儿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增强表现力、开朗自信合作等品质。自由、自主和自发是游戏的本质特征,而这三个“自”,意味着每个幼儿都是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活动的。所以,我们将表演的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自主、自由地进行表演游戏。

1.让孩子决定表演内容

我们让孩子自由协商表演故事内容,合作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孩子们自由决定故事表演次数和内容的更换,大家都喜欢一个故事,就交换角色多表演几遍,不想表演了就更换内容。这样自主地开展表演,不仅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也保证了孩子对表演内容的兴趣度。

2.让孩子自己演绎角色

我们准备了故事录音、图书、视频动画等材料让孩子反复熟悉,掌握故事的角色对话,为表演打好基础。我们利用“猜猜演什么”“动物模仿秀”“听语气猜心情”“看谁学得像”等小游戏帮助孩子掌握非语言类的表演手段。游戏时我们更多的是请幼儿演绎人物角色的表情动作。比如“小羊伤心时是怎么说话的?”“除了哭还有什么动作也表示伤心?”“你还能做出不一样的动作和表情吗?”“大灰狼和小兔的开心有什么不同?”等,让幼儿思考揣摩角色性格的不同,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角色。

3.让孩子体验表演快乐

我们特别关注孩子的游戏情绪体验,观察他们与伙伴交往能否互相协商帮助,如何解决问题;观察孩子们表演游戏主动、快乐吗,能否促进他们的学习,教师要如何为孩子的游戏提供帮助等。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游戏体验,让孩子在分享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经过一学期,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爱上了表演游戏,他们喜欢并享受游戏的过程,老师对表演游戏也不再有畏难心理了。回忆起表演游戏公开观摩活动上一位老师的评价:“也许孩子的表演技能不是那么好,但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其中,都享受在游戏中。”我不禁会意地笑了,把表演的快乐还给孩子,这不正是我想要的表演游戏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K].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编辑 任 壮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自由自主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