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晨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学生校园礼仪的养成研究
2017-08-06杜娟云
杜娟云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第二小学)
摘 要:小学晨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学生校园文明礼仪的养成研究,以《关于进一步加強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当前一些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文明素养偏低,以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这一视角以点带面进行研究,先让学生从学校的各种文明礼仪做起,再延伸到家庭、社会的各种礼仪。让学生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学校每天有效的晨读时间为保障,利用学校校园文明礼仪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载体,加强学校的相关监督和评价机制,有效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使学生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关键词:小学晨读;课程开发;校园文明礼仪
教育部重新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养具有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好少年,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新的校园文明礼仪课程和实践方法,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美德”,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而学校真正落实需要把目标具体化、精细化,提高可操作性,通过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针对学生特点确定需求目标
本校位于城中村,家长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修养也不尽如人意,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外来人口、本地人口混杂,不少学生耳濡目染的是扑克、麻将,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脱节现象。因此,进行学生文明礼仪的研究是形势所趋,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开发“校园文明礼仪”晨读校本课程
学校组织骨干教师通过学习、讨论、反思修改的程序,结合学校的实际,改编一套符合不同年级“校园文明礼仪”口语交际校本教材,开发“校园文明礼仪”晨读校本课程;学校确保每天利用晨读10分钟在各班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接着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三、让校园文明礼仪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校积极营造各种礼仪教育的氛围,开发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新的内涵,开设校园礼仪活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校园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这一教育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四、促使校园文明礼仪文化初步形成
1.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为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根据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小”“实”“新”“活”的原则,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尊长互敬伴我行”“您好,文明用语伴我行”“诚实守信伴我行”“文明习惯伴我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为大力推广学校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将组织文明礼仪教育专题调研和研讨会,组织文明礼仪教育案例和论文、“文明礼仪示范班级”“文明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积极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以班级为主阵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全校各班以“小晨读·大文明”作为主题,自主设计,进行班级环境布置,突出“文明礼仪”主题,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利用班队活动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成为学生教育自己的有效方式。充分依托班委会和班团组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班级实际,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礼仪之星”评选活动,积极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级和文明礼仪学生。
3.优化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创造以“晨读·礼仪”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结合活动张贴海报、图片,布置文明礼仪宣传长廊以及校园广播进行相关宣传报道。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一种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熏陶。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使学生不但懂得文明礼仪知识,而且能坚持在生活中运用,使讲文明、懂礼貌不再成为一句空话。整个校园整洁、清新、优雅,每个角落都充满文明的气息,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毅.创和谐校园,促小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J].新课程学习,2012(3).
[2]张海涛.《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注:本文系2015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晨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学生校园礼仪的养成研究”,项目编号[LZ2015_23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