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中段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研究措施和成效
2017-08-06王一林
王一林
(重庆市巫山县朝云小学)
一、背景
1.问题提出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作为四大培养目标,但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不善于反思,只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任务,只求快速完成。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目的是学生在学习上能“瞻前顾后”,通过“应用—反思—再应用”的模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不同,但每个学生肯定都会有自己的收获。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思看到自己的收获,并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现状分析
(1)对解决问题中学生反思意识的片面理解。教师只注重课中的问题解决,觉得问题解决只限于课中的重点,忽视学生的反思,其实不然,反思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只注重问题解决,而不能挖掘其所有价值,使得问题解决如摆设,效率低下,中看不中用。
(3)形式丰富多彩,但实效差。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入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学生反思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现在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但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问题的解决,为了设计问题可谓是“冥思苦想”。
二、研究措施
1.理论学习,明确研究目的
通过備课、推门听课、自己的课堂实施等活动,我们发现根源还在教师,在第一次研讨活动时,我们课题组教师就一起学习了桑海燕主编的《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性作业》等书籍,教师积极收集相关网络资料,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分享交流,每位教师能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说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金点子。
2.课例研讨,使研究逐步深入
(1)讲课前的说课环节必不可少。重点是说教材和备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反思意识,要求本组教师就新授课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形成的基本能力、应掌握哪些学习方法,找出例题的关键点、拓展点、育人点进行分析,重点对教学设计如何体现层次性、教学与新知的匹配性、教学如何为新知服务进行详细说明。经过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大家集思广益。
(2)深入课堂,扎实有效地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努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后大家进行分析研讨,就哪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哪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哪些内容有利于反思、举一反三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研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3.课后反思,查找不足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怕出现问题,怕的是有了问题发现不了。因而我们组的几位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每次研讨时我们都会留出30~40分钟供老师们交流自己教学中的困惑。这样一来,每位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只有及时反思,随时积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才会发现硕果累累,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中段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研究成效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1)在历时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在小学中段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在中段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策略和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实践、开发、建设,进一步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库,提高参加研究教师的研究能力。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1)学生获得全面个性的发展。小学中段数学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策略研究,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个性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中的反思能力。
(2)借助问题解决中的反思,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领域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特长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持续发展。
(3)学生解决问题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成绩突出。经过一年的研究,我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学习数学的信心更足了。
3.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科研能力也有所提升。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