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2017-08-05李兆明
李兆明
(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六中学)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途径。信息技术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的应用型学科,相对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没有更多的教育经验可供老师参考,大多老师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不高、上课效率低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保持更高的兴趣?如何引进新的教育观念?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下是我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拙见,请大家参考指正。
关键词:信息技术;明确目标;兴趣教学;主体教学
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刚接触时,对这门课有很大的兴趣,可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改进现有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有兴趣去探索,培养动手能力,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一、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探索问题的动力,才能主动探索攻克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所在。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呢?我认为还是要从课堂上、从教学内容上着手,仔细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喜好、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从事的事情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时,会使学习变得简单,由被动变为主动,思维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我们应注重精简优化教学方案,删减一部分复杂繁琐、应用性不高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减负,还要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变枯燥乏味为趣味高效,使学习效果更大化。
2.老师培养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爱上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谈吐优雅,行为得体,培养自身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爱上你,从而爱上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话语和肢体语言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氛围,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便利条件,利用互聯网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所在,通过老师的帮助,学生自己操作制作一些简单的图片、网页,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所在,激发积极探索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性问题,教师应注重结合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沉闷为轻松,化复杂为简单,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认清教育现状,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方观察,明确教育现状,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行为爱好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实际,明确目标,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总体的教学任务细化、明确成一个个小目标,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简单,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分散重、难点,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容量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内容要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每节课的课堂引入设计这一环节,可以通过让学生讲一些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故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加入到备课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得到极大的鼓舞,并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开阔等等。
三、认清主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各方面教育资源,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老师要认清教育现状,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相对而言,过去的以教师为尊已经成为过去。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本应是一个寓教于乐、互动交流的探索性学习过程,课堂应是充满欢乐的,因此,使学生感到快乐不是教育难题,难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续,每天有充足的兴趣去探索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条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学探索为学习主线,教师充当引导作用,回归健康、正确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活动组织以学生为主。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往往不容易理解,因此,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视频、PPT,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使知识具体化、趣味化,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2]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