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
2017-08-05赵珍
赵珍
(甘肃省兰州新区永登县第五中学)
摘 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教师都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探究的主要问题。作为中学数学教师,通过参考相关学术文献以及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来阐述自身对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趣味性
一、理论联系实际
想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有大量的定义和公式需要记忆和理解,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将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利于学生的理解。
在讲集合时,可以列举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全校的数学老师构成了一个集合,全校的女数学老师和男数学老师也可以各自构成一个集合,那么全校女数学老师和全校男数学老师就是全校数学老师的子集,高一年级的所有数学老师和高一年级的女数学老师也都是全校数学老师的子集。而高一年级所有数学老师和全校的女数学老师的交集就是高一年级女数学老师。这样一来就让学生明白了集合、子集、交集的意义,从而再为学生引入集合相关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
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阶段数学的难度加大,很多学生都有畏难心理,对学习数学没有热情。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
例1:在讲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我们可以写出一些数列,让学生自己探索。可以举出“1,3,5,7,9…”“2,4,6,8,10…”这两个数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一下规律,写出通项公式。在平时的练习中,找规律这种题目是经常出现的,这两个数列是比较简单的题目。奇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n-1,偶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n。由此引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表达式an=a1+(n-1)d。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刚才两个数列的首项和公差代入通项公式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代入的结果和自己总结的公式是相同的。
这样的讲解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自己动手来获得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只单纯地掌握知识已经远远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要有主动探索、创新精神才能够在今后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例2: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每次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太复杂,因为涉及了大量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但是教师可以首先来用高斯小时候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来引入。高斯小时候老师让学生算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的和,老师以为所有学生都要算很久才能得出结果。没想到高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算出了答案。因为高斯发现了一个简便的算法,就是这一百个自然数之间,1和100相加等于101,2和99相加也等于101,同理一共有五十对101,所以1到100的自然数之和为5050。这个故事是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的,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来仔细思考过。高斯这样算的精妙之处激发了很多学生的兴趣。而更巧妙的是,高斯所解的这道题正好是公差为1,首项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教师可以说:“我们有比高斯更简单的算法,那就是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来求解。”由此,就引出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na1+n(n-1)d/2。之后再来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进行讲解。这样让一个本来繁琐的公式推导变得有趣味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率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发动者,而不是一味的被动参与者。而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则是引导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能够提高自身教学的课堂效率,来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来适应今后的社会竞争。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想让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除了有过的专业素质外,还需要教师多和学生进行互动,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让自己的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多元化,而不是千篇一律。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旺静,林洪山,张奎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6-79.
[2]闵志兴.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