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营企业扩张动因和方式

2017-08-05郭泉熙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

郭泉熙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扩张进入了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时期。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民营企业扩张的动因主要来源于国内政策的导向和新兴市场、新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为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陛,企业必须理性客观进行尽职调查,谨慎选择扩张方式。

伴随着经济的利好形式以及证券市场上新三板的不断完善,小规模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宽,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也愈加激烈。在这种竞争中,众多企业主动选择扩张之路以求在竞争之中获得优势。其中以国内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案例的增长速度为例可以看出我国民营企业扩张发展状况,摩根大通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球产业并购报告中提到,自2004年起我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开启了快速发展时代,2004年、2007年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总额仅为48亿美元和62亿美元;2015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总额快速升至1.5万亿美元;同时,亚太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总量占亚太区总数的占比从2013年的35%增长到2015年的50%;在2016年前四个月里,亚太地区前十宗最大的跨国交易中,其中七宗交易的收购方是中国公司。由此可见我国民营企业的扩张呈现出长期高速扩张的势头。

企业的扩张不仅仅体现在外表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收入相应提高,也体现在伴随着扩张的过程中更新的企业的员工素质和愈加具有全局视野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这对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扩张也有着很多的方式,但在现今社会我们所能看到的很多的都是加大投入的资金,就是高投入的粗放模式,但是这种方式的扩张只是让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和资金较为充足的目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方式的发张并无法为企业得到充足的利益,反而有可能使企业在未来因为规模太过于庞大而承担着经济链条的压力。此时,处于并购重组阶段的企业更加疏于应对风险防范,导致企业走向不利的竞争地位。因此,当企业在准备扩张之际需要深入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管理,避免盲目扩张。

本文将从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扩张方式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和经典案例研究国内民营企业扩张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和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期望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扩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寻找答案。

国内民营企业主要扩张方式

扩张冲动是企业家最主要的内生性行为要点之一,扩张是扩大公司影响力和经济收入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企业谋图更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在企业扩张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良性的企业扩张方式。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扩张主要以下几种方式。

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是企业自身的管理优化和业务发展,企业通过利用已有的或者是新增的、自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来加强管理、扩展新业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企业融资能力和资本管理的不断扩大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增长;外部扩张是指通过获得其他企业控制权的市场行为来使得企业可以发展新领域、完善企业产业链条或是提高产品竞争力,这种方式即是市场上收购一些有着发展潜力的其他企业,再通过辅助这些企业的发展来使自身的企业总部来收益进行发展。而这些行为在一些刚刚建立的小型企业是很难见到的。但是,两种扩张方式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是各有利弊的。

首先,内部扩张的过程不会发生使企业的股东与法律责任人丧失控制权。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于人力的利用会更加的熟悉,对物力的安排更加的适当,对财力的估计更加的清楚,使人尽其力,物尽其能,财尽其用,让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与目标;另一方面,内部扩张将使于企业很难实现经营模式的大幅度改变和企业市场价值的陡峭提高,培养新的业务领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不可估量的成本和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投入风险过高并且难以预测。

对于外部扩张来说,通常情况下此时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资本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优势。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选择并购外部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来实现包括扩大业务模块、开拓新市场领域、自营研发或者生产阶段等目的,相对而言更加迅速可以节约培育新市场的成本,实现企业的新一轮增值;但是同时,这种外部并购扩张的方式对于企业的资本要求比较高,财务管理方面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受到外部监管的条件也比较、审批周期也比较长,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介入,虽然可以通过尽职调查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本次重组对企业的收益状况,但是由于国内审批的制度和周期,影响企业进入市场的先入机会。

横向扩张和纵向扩张。横向扩张是指:企业在发展期间,因自身需要,收购了同类的企业继而扩大的自身的经营规模,使自己的产品更受欢迎进而使自己在市场内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之中占据优势,本质是让自己的企业产业链关系更加的紧密、细致,使自己在每个关键的所需品中赚到最大的利益。

纵向扩张是指:企业在自身的产品的升级极为困难时,选择进行了对其他领域的投资,为自己的主要业务进行资金的积累,而这种扩张方式又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横向扩张,又叫做横向一体化。这种扩张方式是较为适合一些规模大型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着良好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以及一些自己企業的特色产品,可以进行收购小型企业,让这些小型的企业为自己来生产企业特色产品的零部件以此来减少在获得零部件时的交易费用。但是这种方式会受到资金以及一些其他的方面的问题的影响,有可能会失败。

纵向扩张又叫做纵向一体化,是在自己特色产品的基础上收购一些其他的系列的产品使自己企业的经营范围更大,谋取更多的利润。

影响企业扩张的因素

古典经济学观点。企业扩张是分工的必然结果,分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这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亚当·斯密认为利用规模经济是可取的,但是由于国家经济体量的问题,通过社会分工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占领市场的这种方式是受市场范围的限制的,因此为了更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需要增加纵向分解和生产迂回性。

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存在扩张以的根本原因。交易费用是企业扩张动因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企业只有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调节机制时,即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高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时,企业的存在和不断扩大规模的行为就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和有效率的配置方式;另一方面,企业的扩张也是存在最大规模的限制的:企业扩张过程中伴随组织管理成本递增,并且该费用不断的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靠近,当两者相等时就达到了静态均衡,决定了此时企业的生产交易规模就是企业的最大规模。因此企业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再投资再扩张成为了必然。

软环境和硬环境影响。软环境力主要是上层建筑层面的,能够影响企业作出决策的整体环境和规章制度等等,比如:国家经济形势、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影响因素等等。就长期而言,软环境的影响力是最深层次的、并且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硬环境力是指为支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必要的有形物质技术形态的各类环境因素的总称,通常包括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公共服务等。

市场情况影响。市场引力是指人内心对于利益等的追求。对于市场引力拥有着两个衡量的方法:一是市场的规模,这个是指企业所经营的项目在这个地区所拥有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决定了企业扩张的深度和广度,是企业进行扩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市场潜力,指市场潜在的未来可能达到的规模,在进行尽职调查的估值过程中,投资者也就是企业本身更加注重未来可能实现的市场占有能力和竞争能力,代表了企业投资领域的可实现的增长,是企业进行扩张的本质动力。

企業内部影响因素。经营资源力是指一个企业再扩张时的经济基础,以及支持着企业扩张的一些其他的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内。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可以包括,资金、基础设施、企业人才等;无形资源主要是,企业文化、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等。而这个因素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的影响,也就是说当企业内部有了扩张的动力,所以才会有扩张的行为。

建议与结论

本文对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的常见扩张方式进行了总结,从企业内部战略角度分析了各个方式的利弊;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在各种动力的驱动下,企业将选择不一样的扩张方式,市场的引力和政策环境的许可是驱动企业进行扩张的直接动力。

为引导企业能够正确运用企业扩张方式,一方面企业应当研究调查自身发展的情况,和企业所处地区以及国家的政策,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国家和地区政策,利用积极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扩张方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出发,重新自上而下的检查企业自身的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完善、补充企业的治理结构,让企业的各个产业更加紧密,使企业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第三,企业也应增加自身对于危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不应在遇到困难后就立刻捉襟见肘;最后,政府也应对一些企业的正常的,合法的扩张进行支持。

综上所述,企业在扩张之时,要理智扩张,最大化的利用自身优势和政府的政策,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企业要全面、客观地进行尽职调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扩张;要适当的将不同的资金调整到不同的领域进行扩张。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