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合作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8-05韩铭昊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农户农业农村

韩铭昊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结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近些年,一些地方農民在尝试着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合作经济,在促进农村地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帮助人们提高经济收入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合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在研究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一些农村的实际案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农村合作经济的内涵意义

农村合作经济的概念界定。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认定。但是,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参考农村合作经济的有关规章制度,认为农村合作经济就是原来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提高和改善自身的农业经营效果,增加收入,提高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在“自愿、平等、互助、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遵守国家及政府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联合其他农业小生产者,从事特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形式的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的意义。对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意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通过合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单个农户难以解决的农业项目问题。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合作可以扩大农民筹集资金的范围,解决制约实施农业项目资金瓶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通过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农业项目用地问题,农户可以以土地加入合作组织,进而为农业项目的实施提供用地保障;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解决项目实施的失败可能给农民带来的“致命打击”;通过合作可以发挥成员的集体智慧,解决单个农户思路狭隘的问题,为大家的发展找出更适合的路径;通过合作可以增强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规模效应”将得到体现,农户将由“单打独斗”变为“集体进退”;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合作使农业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进而降低劳动成本,使生产效率得到较大提升。总之,农村合作经济是在组织上的一次变革和创新,是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趋势的,因此,能够提高和改善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更好的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从调研的一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来看,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很小,会员人数不多,并且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在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也不够平衡。主要集中在农业初级产品的供应方面,而缺乏比较精细化的深加工。

资金来源相对缺乏。农村合作经济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会员自筹,对一些其他资金来源渠道,使用较少。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得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步伐较慢,规模较小。

专业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相关科学技术使用水平较低,影响了农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农村合作经济在当前环境下,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还存在一些问题。

组织成员合作意识较差。合作经济组织中,成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常常会首先考虑个人利益,对组织的利益考虑不到位。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得合作经济的发展基础不够牢固,不利于其长远持久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对策

加强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政府应继续加强引导和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合作经济沿着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进。对于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村庄,要逐村建立“三资”台账,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创新,健全村合作经济绩效考评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督查制。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合作经济中每个项目点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到位,并跟踪问效,同时,完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价来检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善组织机构和章程,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组织机构章程,通过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来确保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平稳。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和化解风险,这是当前一些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的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改进的。所以,农村合作经济要加强监督管理,着力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规范运行的新体制,严管严用保安全,用活用好保民生。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突破资金瓶颈,健全农村合作经济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用好用活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等政策手段,采用抵押、担保等多种方式,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综合开发,逐步形成稳定增长的投入新格局。

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合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一直从事初级低段的农产品加工,要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逐渐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与当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村合作经济品牌的整体提升。

加强农民与其他合作组织的联系。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需要联合区域内更多的农户与其他经济组织,要探索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丰富村级合作经济实现形式。成立相关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通过与专业合作社、与公司合作等多种渠道,实现经济收入的快速增加。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讲坛”、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学历教育、外出考察、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素质能力,提高农村合作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但也要看到,合作经济总体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覆盖范围、功能作用、规范运行、品牌创建、促农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各方面支持服务。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要在已取得成绩基础上,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趋势,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农户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