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代文论的“以意逆志”

2017-08-04申前程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关键词:第一版孟子文学作品

申前程

摘要:以意逆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重要命题,把握它的本质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有重要帮助。本文试从此命题中“意”和“志”这两个重要概念入手,对二者的本质及关系作一探讨。

关键词:意;志;辞;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最早出于《孟子·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①

关于“意”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一说为“读者之意”,汉代赵岐曰:“意,学者之心意也,以己之意逆诗人之意。”宋代朱熹曰:“当以已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②现代学者顾颉刚、张少康支持此观点,他们指出读诗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本意的理解,要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推求作者的本意。一说是“作者之意”,此观点起源较迟,清代姚际恒曰:“寻绎诗意而得之”,吴淇曰:“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今人敏泽、翟廷晋也赞成此说。另说是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的统一,王国维曰:“顾逆意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郭绍虞、蒋凡认为评说诗歌,要探索作家作品的志意,也总受到评说者本人立场观点方法的制约,因而往往是作家作品之意与评者自己之意的结合。此外还有将其理解为动词,“测度、体悟、揣测”,而非名词。“以意逆志”指接受者和阐释者用推想把玩体悟的方法来获取诗人的创作旨趣。

关于“志”的解释,较易理解,中国古代文论就有“诗言志”一说,《尚书·堯典》中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③《礼记·乐记》中“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④均说明诗是言志的载体,这里的“志”是以诗乐舞等不同表现方式呈现出的心志内容,心里所想的情感事件。被赋予儒家意义的《诗经》所提出的“诗言志”,主要是讲儒家之治,即政治理想,道德理念,封建伦理,关于政教“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用。战国后,《离骚》所云“屈心而抑志”⑤虽以政治报复为主,但“志”的审美倾向已经发生改变,实指因不得志而产生的愤激之情,是内心思想意愿情感的外化。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⑥,只讲缘情,不讲言志,对诗歌冲破“止乎礼义”的束缚起了巨大作用。至此,诗歌所蕴含的意义沿着言志和缘情两条轨道竞相发展,而“志”在绝大层面上又包含情的涵义。作者借作品表达的“志”,也具有多重效果,反映作者的心志内容,不单指庄重的正统取向,也是自己真切的情感表达。

因此,“以意逆志”是指用“意”探求“志”,这个“意”形式多样,“志”内涵丰富。不过,要真正的理解“以意逆志”的本质特征,还要回到孟子之语,明辨“文”“辞”“志”的关系。孟子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乎内者曰志曰意。即对语言的藻饰,称得上“文”的藻饰包括多端。诗言志时,多用比兴譬喻,是出于表达主观感受的需要。法国学者柏格森认为人的心理感受不能以抽象的语言来表达,要想接近它,形象和隐喻是最好的办法。“辞”是言,是“志”的外化表现,“辞”最初指口头的反对辞令,但称得上“辞”的语言,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是经过斟酌组织之语,是条理化的语言。不能因为“文”的装饰就错解了“辞”的本意,不能停留在“辞”的表面,不深入挖掘“志”的内蕴。诗人心里有了“志”,通过“文”修饰过的“辞”表达出来,“辞”就有了“志”的意味,对读者,要善于剥离“文”的虚伪性和粉饰性,找出其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志”的“辞”,用作者之意、读者之意的合意去解读真正的文本之意、作者之意。

要想真正做到“以意逆志”,除了要通过诗的言辞与形象的外在意义领会诗人之志,对作者也有一定要求。作者需要文辞兼备,要想把志表达清楚或使志巧妙的蕴含在文本中,都需要相应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技巧。否则,文本水平不高或表达的过于隐晦,都会犯低级错误。对于读者,面对含蓄蕴藉、寄意深婉的文学作品,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内涵,因此,有的文学作品存在“辞”与“志”的表面离异。拿“剌诗”来说,诗中骂人,往往不是点着鼻子骂,而是用影射、反语等。李商隐有“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李攀龙误以为“书写宫怨”,与其没有理解地去运用“以意逆志”有关。读者应用“意”的思想去解读文学作品,还要有意地培养用“意”的能力,思想上要做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以达到金圣叹所说的“故能诗读者应声为诗者滴泪”。强调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心灵沟通,所谓“心之官则思”此之谓也,心灵认识的极致,是与所认识的对象真正合而为一,即所谓的“深造自得”。用主体之心灵印证对象,与对象冥契,在此观点支配下的“逆志”,不能仅停留在“辞”的表象上,要深入读者之心灵,达到真正契合,完全理解文本的内涵。此外,读者对作者所创造的艺术情景进行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前提是自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有理解感知作品的能力,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入境,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用“我之境”联想“他之境”,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但是这个想象和沉思不仅要“超乎象外”,还要有“度”,做到“诗环其中”最终回归文体本身,绝不能让感情无所依寄,泛滥无归。这样才能使感受者与艺术家无间的融合,以至感受者几乎不认为作品是艺术家的创造物,而是自己独立创造的结果,而作品所要表达的一切,也正是他早就想要表达的,通过对作品的品读,借他人酒杯浇心中之块垒,感情基调和思想意识吻合地达到了致境。

但以意逆志不是孤立的,清人顾镇说,“不论世,欲知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王国维也指出,“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可见,“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基础。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思想情感、性格气质、艺术修养,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时代风尚等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要用知人论世的眼光,以意逆志的思维,拉近读者与作者的感情距离,客观的观照作者心中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志”,不能过多掺杂读者的主观情感,既不天马行空,也不望文生义,在避免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基础上真正的做到以意逆志。还要用开放圆通的心态对待文学作品“辞”中蕴含的“志”。

注释:

①《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6年4月第一版,第311页

②《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16年4月第一版,第312页

③《尚书译注》,樊东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9月第一版,第11页

④《礼记》,[西汉]戴德、戴圣著,杨靖、李昆仑编,敦煌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第157页

⑤《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2015年1月第一版,第12页

⑥《文赋集释》,[西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99页

参考文献:

[1][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 疏.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上下册)[M].中华书局,1998年6月第一版.

[2][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一版.

[3][唐]孔颖达撰.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第一版孟子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人见人爱“一版币”
磨刀不误砍柴工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与数学
著作简目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