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逃离》中女性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探究

2017-08-04杨瑶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关键词:逃离门罗爱丽丝

杨瑶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讲述了平凡的小镇女子卡拉逃离混乱伦理环境、重新认识自我、寻找伦理身份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卡拉作为创伤家庭中的女儿及无爱婚姻中的妻子两种伦理身份的解读,管窥其在小说中的两次逃离过程,最终的回归行为,对自身作为妻子的伦理身份及伦理责任的正视,得出对当代女性的伦理启示:恰当的地域逃离是聪明的对抗,而主动的精神逃离才是最终的自我救赎之道。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伦理启蒙

2013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这是加拿大本土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直击重点,称门罗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此番获奖是对整个加拿大文学一个巨大的鼓舞。虽然加拿大文学与美国文学一样,同是从对英国文学的模仿和移植到摆脱宗主国的影响和束缚,但与后者相比,加拿大文学还是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门罗获奖后表示:“想到獲得这个奖能使那么多的加拿大人感到高兴我觉得尤为开心。这也将使加拿大文学获得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门罗的获奖也是对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肯定。长久以来,人们对短篇小说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尤其是与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显得没什么分量。但门罗的获奖,使得短篇小说再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短篇小说《逃离》是门罗的代表作,也是将作者写作主题体现到淋漓尽致的作品。《逃离》2004 年一经出版便引发广泛关注,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2009年5月,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纽约时报》称“《逃离》堪为经典”;《文艺报》总编辑闫晶明评价小说“叙述细腻微妙,构思精巧而又自然,心理刻画,尤其是女性无力自拔的心理特征一点点透示出人物的矛盾心境,并且引向困境。”

《逃离》讲述了平凡的小镇女子卡拉逃离混乱伦理环境、重新认识自我、寻找伦理身份的故事。逃离父母的少女卡拉和丈夫克拉克婚后一起住在乡下,通过向观光客人提供乘马服务赚取生活。克拉克脾气暴躁,时常与人发生冲突,且对她渐渐漫不经心。与此同时,卡拉与女邻居大学教师塞尔维亚关系也非比寻常,她对塞尔维亚的生活既羡慕又嫉妒,当契机来临,卡拉在塞尔维亚的帮助下出逃。然而,卡拉乘坐的公共汽车还没有驶出三个城镇,她就打电话央求丈夫接她回家,两人的生活最终得以复位,情感得以修复,而卡拉与塞尔维亚再也没有见面。

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爱丽丝·门罗《逃离》的期刊及学位论文共计20余篇,文章发表年度为2013年-2017年,以2016年居多。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解读、叙事学分析、主题分析、二元对立、后现代及文体学分析等角度。可以说,学术界对爱丽丝·门罗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逃离》更是薄弱,虽有两篇期刊论文涉及到门罗《逃离》的一些伦理特点,但并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分析,相关学位论文也仅有一篇,主要是从《逃离》中个别女主人公的逃离行为及逃离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拟基于文学伦理学的两个核心“伦理身份”及“伦理选择”,解构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在不同伦理环境中的伦理身份及面临混乱伦理身份时作出的伦理选择。

一、不和谐伦理环境中的伦理身份

(一)创伤家庭中的女儿

《逃离》中对卡拉原生家庭及其与父母在一起的生活状态的描述并不多,但寥寥几笔却将卡拉的家庭创伤展现的淋漓尽致。

卡拉厌恶母亲和继父的重组家庭,虽然家境殷实,但亲情淡漠。她在家庭生活中总是感受到母亲和继父的冷落,在家里父母不喜欢她,甚至不想知道她的死活,比她大9岁的哥哥对她也没什么感情,嫂子“更是狗眼看人低”。[1]卡拉讨厌家中的一切:房子、后院、相册、他们度假的方式、烹饪路子、洗手间、“大得都能走进去人”的壁柜以及为草坪所安装的地下喷水设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卡拉看不惯自己的父母,更是讨厌自己的继父,甚至在社交中难以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她烦透了这个让她伤痕累累的家,渴望着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无爱婚姻中的妻子

卡拉曾经对新婚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她把克拉克“看作是二人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心甘情愿被他俘虏。婚后,卡拉与丈夫克拉克共同经营马棚,生活平静,但在平静之下,却隐藏着重重危机。克拉克本性狭隘卑劣,斤斤计较,缺乏理性,颓废冷酷,脾气十分暴躁。因此,婚前偶尔的浪漫变成了浪费,天气太差导致生意惨淡,自己缺少谋生的本事,为了钱甚至打算去勒索贾米森太太……他不愿与妻子交流感情,对卡拉不是发脾气就是非常冷淡,卡拉为了讨好丈夫,不惜像对待学员那样做出愚蠢可笑的举动,但并未对改善夫妻关系有所帮助……丈夫所有的一切都压抑着卡拉,尤其是在给予她心灵慰藉的小羊不知所踪之后,卡拉终于忍受不了,将她对克拉克的依赖、期待等感情解读为“只是性这方面的问题。也许仅仅就是性的问题。”[1]

二、混乱伦理身份下的伦理选择

(一)逃离

卡拉的故事中出现了两次逃离——逃离自己的父母以及逃离丈夫克拉克,两次逃离看似是对不和谐伦理环境的摆脱,实则是对女儿及妻子两种伦理身份的逃脱。

由于缺少家庭归属感和融入感,卡拉毅然决然选择离家出走,想追寻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在与同样跟家庭完全没有了联系,视家庭为“血液中的毒素”的克拉克走到一起之后,他们的关系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和继父的冷言冷语,在与克拉克的关系问题上,卡拉的继父仅仅说“我不想跟你争辩。”“她反正不是他自己的女儿,他加上了这么一句,仿佛这才是问题的症结似的。”[1]卡拉在桌上留了张纸条,清晨五点钟悄悄溜出了家,离开父母,抛弃了或者说逃离了和父母一起的生活,从此也再也没有和家人联系,放弃了作为女儿的伦理身份,却同时拥有了妻子这一全新的身份,完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逃离”。

小说的情节冲突集中在卡拉的第二次出逃上。婚后生活的无聊乏味、克拉克的家庭冷暴力以及他那荒诞猥琐的敲诈意图更让卡拉忍无可忍,于是她不顾一切再次离家出走,第二次把一切都扔在了身后。卡拉并不是无助的,女邻居西尔维娅提供给了卡拉资金帮助和精神支持,但她仍然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慌乱。在出逃的大巴车上,卡拉回想起了至今的人生轨迹,回想起了她的“把一切都扔在身后”的第一次出逃,想起了她曾经要的“真实的生活”,想起了母亲对她说的“你都不明白你抛弃掉的是什么”[1]。

在第二次的出逃过程中,卡拉意识到,对于那个即将面对的未知生活,她并不可能完全融入其中,并且克拉克会在她未来的生活里一直占据一个位置。相比之下,在她的第一次出逃中,克拉克是她的“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她自己则甘于当俘虏”[1],她不需要思考也没有任何的主控权。而第二次的逃离,除了身为妻子的伦理角色以外,卡拉其他的伦理角色一片空白,因此,这次出逃,卡拉面临着放弃她仅剩的伦理身份这一危险,这一次的逃离必定是仓促而纠结。

(二)回归

卡拉想逃离冷淡的婚姻,在多伦多重新开始生活,可是,在逃離中途她就崩溃了。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挣扎之后,她走下了车,拨通了克拉克的电话,她对丈夫说“来接我一下吧。求求你了。来接接我吧”[1]卡拉终于在汽车开动之前下了车,回到了克拉克身边,回归了作为妻子的伦理身份。从表面上看,卡拉的出逃是失败的,充分展示了她的懦弱和犹豫不决。然而,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看,卡拉放弃出逃,是她的理性意识控制自由意识后所作出的理智的决定,也坚守了身为妻子的伦理身份和责任。从结局来看,通过这次出逃,克拉克和她的关系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他意识到了妻子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克拉克坦言“我读到你的字条时,就像五脏六腑一下子全给掏空了。真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走了,我就会觉得身体里什么都没有留下了”。[1]这是丈夫自婚后对卡拉不曾有过的重视。同时,回归之后的卡拉发现生活变得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了,经济上的拮据也随着好天气的到来慢慢缓解,克拉克也开始积极地生活,主动修缮房屋,对她也变得温柔起来,二人短暂分离时彼此吻别,恢复了以往亲昵的闺房生活。显而易见,卡拉看似不成功的逃离过程实则达到了出逃的目的。

三、伦理启示

在《逃离》的结尾,卡拉理智地分析了她出逃之后的未来,发现逃离丈夫和逃离父母一样,并不能带给自己想要的真实的生活,于是果断下车,回归到了原来的生活。虽然这仍是一个有缺憾的生活,然而,什么又是她声称的“真实的生活”呢?惨淡的婚姻生活是在为了第一次逃离家庭的错误选择承担后果,这是无法逃离的,而如果持续不断地做出错误的选择,最后要承担的人也只能是自己,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女性逃离的对象有时不是别人,而是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可以说,恰当的地域逃离是聪明的对抗,而主动的精神逃离才是最终的自我救赎之道。对于当代女性而言,在理性意识与自由意识、伦理身份与伦理责任冲突时,应更加理性地对待逃离,做出恰当的伦理

选择。

参考文献:

[1]爱丽丝·门罗,李文俊译.逃离[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23,27,29,32,33,36,43.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01.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孔放.文学伦理学视域下的<逃离>[J].现代交际,2016,24.

[5]李文悦.爱丽丝·门罗的<逃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青岛大学,2016.

[6]刘家妠.成功还是失败——<逃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1.

猜你喜欢

逃离门罗爱丽丝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作家的闲谈
作家的闲谈
坐火车上班的男人
花与爱丽丝
花与爱丽丝
变大变大
高房价逼韩国人“逃离”首尔
中国商人正在“逃离”迪拜(海外日记)
年轻人“逃离”心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