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正在“逃离”迪拜(海外日记)
2016-07-20
王天明
2004年,我刚到阿联酋迪拜做生意时,这座高楼林立的“沙漠之都”让我觉得处处都有商机。
对于商人而言,迪拜无疑是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迪拜远离中东战火,关税低、经济政策稳定、市场辐射广阔,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经营税和任何附加税。十几年前来到迪拜经商的中国人,正是看中了这些优势。
我的生意最初很好做,因为这边资源匮乏,很多东西都靠进口,像中国生产的日用品、玩具和机械产品,甚至蔬菜、肉,都是抢手货,中东其他国家和非洲商人都来迪拜采购。但近几年生意特别难做,对于石油产业仅占GPD6%的迪拜而言,去年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似乎并不大,但迪拜的主要客户、周边产油国却因此纷纷“勒紧腰带”。来采购的人越来越能讨价还价了,不少非洲商人甚至学“精”了,直接去中国寻找更便宜货源。
受到外部压力,迪拜的商业政策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友好,原本没什么税的迪拜政府现在也开始征收各种税。继去年8月取消燃油财政补贴以节省政府开支后,迪拜近日又首次宣布将向机场乘客收取“机场建设费”;从2018年开始,包括迪拜的整个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都将征收一种类似于增值税的新税,税率为5%;迪拜近期还要求,所有公司必须给员工购买最低保障的健康险。我算了一笔账,我的公司目前有150多名员工,以每人每年750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365元)计算,全年仅健康保险就要支出约10万迪拉姆,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钱不好赚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商人和打工者的离开。迪拜目前大约有30万中国人,其中80%—90%是打工者,他们大多从事奢侈品零售、旅游、建筑行业。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国。留下来的中国商人大部分已经在迪拜打拼十几年了,早已在这边安家落户,而那些新来的,往往受不了利润的大幅减少,没有信心再留在迪拜。
此前有新闻报道称,迪拜乞丐月入数万、出租车都是法拉利、兰博基尼等,我认为这些新闻都是炒作。实际情况是,在迪拜200多万常住人口中,只有约1/10是阿联酋公民,而其中真正有钱人也只占1/10,大部分迪拜居民都是外来劳工,薪水微薄的他们承担了迪拜绝大多数的服务业工作。
虽然现在不是来迪拜经商投资的好时机,我依然看好迪拜的未来发展。放眼整个中东地区,迪拜是一个很好的资金避风港,中东国家出了经济问题时,往往都会把资金转移到迪拜。我也再次提醒准备来迪拜的中国人,入场需谨慎。在中国商人聚集的批发零售行业,基本已经没有蛋糕了,下一批“潜力股”将是太阳能产业、节能、旅游业和建筑业。▲
(口述者为迪拜中国商人,文章由本报记者赵觉珵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