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历史批评的中国范式

2017-08-04吴慧珍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知人论世

吴慧珍

摘要: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论,是指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至今仍有较大影响的西方文艺批评模式之一。这是一种把文学现象归结为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等因素,并以此来解释、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理论。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中国范式;以意逆志;诗言志;知人论世

19世纪,这一流派地代表人物丹纳,提出了著名的“三总体”说和“三根源”说,他的理论成了对这个批评流派中的社会历史批评分支最经典的一种诠释。

“三总体”说是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总结出来的进行文艺研究和批评的一个基本思路和方法原则。指的是在分析一件作品时,应找出该作品所从属的并能解释之的三个总体,从而达到对文学现象的最终的解释、探求。这三个总体依次为该作品所归属的作家的作品总体、该作家“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以及“在它(艺术家族)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

丹納还在《英国文学史》一书中提出了有关文学发生、发展的“三根源”说,即种族、社会、时代。其中,种族是内部主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量,这是丹纳为文学的发生、发展所追溯到的三大根源、动因[1]。

丹纳的“三总体”说和“三根源”说,集中体现了这个批评流派的学术特色——十分关注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作家生平思想的关系,并认为这是索解、认识文学与文学作品的关键。而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先哲就对这种批评范式有过相关论述。

孔子《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 “‘观,意为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指诗歌反映现实、认识社会的功用。‘怨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不良政治的讽刺怨诽,一是指君子无端遭受诽谤打击时爆发出的个人怨愤之情。这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2],事实上已经触及到了诗歌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的探讨,开了我国社会历史思维方式的《诗》学批评的先河。

到了孟子时代,孟子不满于文人政客对《诗》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作法,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说,后人将它与孟子原本讲“尚友”也涉及学问问题的“知人论世”说结合起来加以阐发,从而形成了经典的儒家诗学批评理论,并成为贯穿古代文学批评始终的一个重要的批评传统。

“以意逆志”首见于《孟子·万章下》: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文”即文字,“辞”即词句,“志”即创作者之志。孟子认为,读诗不该断章取义、妄加臆断,不要执拗于个别文字而妨碍了对整个词句的理解,不要偏执于个别词句而妨碍了对整篇诗歌主旨的理解,而应当“以意逆志”。这里的“意”,一作写诗人之“意”,一作读诗人之“意”,当代学者多半认为孟子的原意当指读诗人之“意”。“以意逆志”,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步骤:首先,通“辞”达“意”,“以意逆志”,即通过对全篇诗歌的研读,以自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索解诗人之“志”;其次,以“志”导“意”,以“意”释“辞”,即在索解了诗人之“志”后,以诗人之“志”关照、引导读者之“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字、词、句[3]。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推求、索解过程中,读者才能把对诗歌的理解与对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融汇贯通,从而在较高的层面上悟透该诗。

孟子之所以提出“以意逆志” 的读诗之法,其实有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诗言志”。“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批评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首见于《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诗言志”是贯穿中国古代诗学史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念,它不仅运用于诗学批评,更指导着历代文人的诗歌创作。这一诗学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是与我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学观分不开的。我国古代的文人视经世治国为大道,轻诗赋文章为小道。他们关注社会、政治、人生,文学往往只是他们抒发政治理想或表明思想感情意志的一种手段,他们的创作大多是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也正因为他们与社会、政治、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他们保持的这种“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才使得他們的文学创作与生俱来有着极为强烈的社会性,这种文学的社会性在古代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因而,早在这种传统形成初期,孟子就敏锐地觉察到解读中国文人之诗的方法,也就是上文所讲的“以意逆志”说。

如何做到“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下》里有一段关于“尚友”的著名论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后世文人根据孟子思想学说的内在一致性,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联系起来,将“知人论世”申发为实现“以意逆志”目的的途径。先哲们认为,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首先必须弄清楚作者作品的背景情况,包括社会、时代、政治背景、文化传统、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等等,如此才能对该作品作出准确而公允的评价。亦即,“知人论世”使“以意逆志”这种批评范式具备了可行性,使得在整体关照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去思考、理解、领会作品成为可操作的现实。这恰与丹纳的理论不谋而合——“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

但是,“知人论世”说本身隐含着多重意义指向:一是先“颂其诗,读其书”,后“知其人”、“论其世”;二是先“知其人”、“论其世”,后“颂其诗,读其书”;第三种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后世的学者虽然指出了“以意逆志”的实现方式,却没有把这种方式阐释清楚。而古代的传统思维则偏向于前两重指向,所以往往有些许失之偏颇之处,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相对地比较缺乏辩证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表现[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出这样一条脉络:“诗言志”、“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建构了我国古代社会历史批评的传统范式。在这个体系中,“诗言志”始终作为这一批评范式的逻辑前提而存在,“以意逆志”则是这一批评范式的核心方法论,“知人论世”是这一批评范式的具体操作方法。这种批评范式产生于古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与我国的文学有着极为深远而复杂的关系,也因此,时至今日,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古诗文时仍然十分倚重这种批评范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种批评范式的不足和弱点不断显现出来,但它所具备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借鉴西方先进的批评经验,对这种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范式加以合理的改造和创新,让它继续发挥指点迷津的批评引导作用。

注释:

①转自张明《文学批评专题授课讲义》

②引自马冬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史授课讲义》

③借鉴陈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浅析》

④借鉴郭英德《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张明.文学批评专题授课讲义.

[2]马冬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简史授课讲义.

[3]陈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浅析[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4]郭英德.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J].中国文化研究,1998(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人论世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对三处援引的理解与处理
知人论世——知杜甫其人,赏杜甫诗歌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知人吟咏悟人生
如何让诗歌教学策略更有效
散文教学要做到“知人论世”
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的三维思考
破译隐藏散文主题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