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和德育
2017-08-04王淼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两千年悠久礼仪文化传统的礼仪民族,自古中国有“礼仪之邦”雅称。改革开放以来,全球一体化的进行,我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国际形势也在急剧变化。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互中,我国将礼仪文化放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也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高校如何培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发表了重要讲话。由此可见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和德行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礼仪;德育
个人的礼仪素养是其思想教育、生活追求的体现,也是个人社会生活工作融入其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社会的礼仪德育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追求。大学高校作为培育优秀青年人才的主要阵营,是开展中国青年礼仪德育教育思想成熟和理论武装的重要场所,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焦点。可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由于礼仪教育的缺失和社会不良风气导致的当代大学生失仪现象,加深了政府、社会对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于是在新时期并且在第一个一百年来临之际,当前我国开展的礼仪德育教育现状和高校应当如何开展礼仪修养教育值得相关部门和所有社会成员的关注和研究。推动高校礼仪德育工作不断推进过程,深入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达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百年目标实现中及其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德育现状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点评“95”后,说到: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1]。从会议中可以知道,政府强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优先,高校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的地方,也是当代年轻人找到人生目标,成就自身价值的地方。在育书教人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
新时期期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大学生同时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进入新常态阶段,当代大学生他们的努力思想、自强思想、创新思想、创业思想逐渐成熟,但同时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责任感、团队协作、与人为善的品质在个别的学生中出现了略有缺失的情况。有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新时期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学习共产主义思想文化的过程中有独到的见解,善于理论与实际结合。但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相对比较青涩,普遍对自身发展程度的关注明显高于社会。重视个人发展,追求个人权利,相比而言忽视集体、义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生活环境的各种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学校园有许多背弃礼仪反而推崇物质的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例如:校园内乱吐乱扔、宿舍卫生不洁、个别学生行为不端等让中国传统礼仪尽殇的行为。这种不该有的现象,尤其不应该出现在当代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却依旧在校园里不断发生。新时期大学生礼仪修养欠缺、道德水准偏低已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個方面入手,改善现状。
二、礼仪德育的具体实践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推崇礼仪,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在这道义背后,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近代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在战火中重生,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顺利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个伟大历史任务。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大学大力弘扬和注重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对其所了解的比较稀少,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礼仪德育教育的基石。所以,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必须在大学生群体中必须得到加强。笔者认为可以将民族精神作为德育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在具体措施上,高校党委宣传部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更发挥学生榜样的力量,学习优秀品德学生的活动也可以由此举办。文化自信作为大国自信的源头,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使当代大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应深入每个大学生的内心。增强他们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2]。
(二)推崇和发展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在每个时期都有其具体的内涵,新时期里,我们认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懈动力,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新世纪的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在于“少年强则中国强”[3]。当代高校应培养具有优秀的礼仪文化和德行端正的新世纪人才,必须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然而,有些困难和问题依旧存在并且亟待研究和解决。在当代大学生德行礼仪出现略有缺失的情况下,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对环境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是相当有效的。所以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大力宣传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积极向上的教育学习氛围。这些宣传手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内在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高校学生不仅要牢固地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素质,以满足现代的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总结
本文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教育和德育,得出虽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政府和社会都加强关注,但由于外在因素和内在矛盾的存在,国内的礼仪教育事业依旧要不断地提高。礼仪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同时,现实的措施依旧要着力推进,于民生、于社会、于国家都有很强现实意义。本人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礼仪德育工作,既需要德育工作者爱岗敬业也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真心学习。
参考文献:
[1]古广灵.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德育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6.
[2]郭刚.浅析高校大学生德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关系[J].企业导报,2011.
[3]刘春萌.儒家德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德育的借鉴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淼(1984.10-),女,辽宁抚顺人,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职称: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服装表演、艺术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