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雅思口语真实性探究

2017-08-04郭甲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真实性

郭甲

摘要:本文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从文本的真实性、任务的真实性、输出的真实性和情景的真实性四个方面来探究了雅思口语测试中的真实性问题。测试对教学有反拨作用,对雅思口语测试真实性的探究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口语学习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和积极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交际语言测试;雅思口语考试;真实性;交际能力

一、前言

不同的时期,人们的语言观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测试理论。20世纪70年代,测试学界出现了交际语言测试。以Widdowson(197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他提出交际测试语言法强调测试在语言交际场合中“怎么用”,而不是脱离语言交际功能来测试“用什么”①。

近几年来,受“出国热”的影响,各种海外考试在我国日益升温,其中雅思考试发展迅速,现在每年有13万人参加雅思考试。雅思考试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基于真实语境的交际语言测试。口语能力作为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英语口语测试是检测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旨在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探讨其在雅思口语测试中的真实性问题,从而希望对大学口语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借鉴。

二、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雅思口语真实性研究

雅思全称为国际英语测试系统(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是著名的国际性英语标准化水平测试之一。考生可以选择学术类测试(A类,Academic)和培训类测试(G类,General Training)。雅思口语考试时间一般是11-14分钟,采用一对一的英语面试形式。考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art 1)是一般交谈,考官会提问考生一些基本问题,话题涉及考生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一些个人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Part 2)是卡片陈述。考官会给考生一张话题卡,卡片上一般会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相对应的几个问题。第三部分(Part 3)是双向讨论,考官围绕考生在第二部分的话题陈述,提问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与考生进行讨论。

真实性是交际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测试的一大标志。在讨论交际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时,学者们将真实性分为了文本真实性、任务真实性、输出真实性和情景真实性。接下来,本文将从则四个方面,来探究雅思口语测试的真实性。

(一)文本的真实性

真实的文本即选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的语料,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交际语言,并非是为了让被测试者完成测试任务而设计的较为机械化和程序化的加工语言。

雅思口语测试是一个双向交流的交际过程,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进一步的探究雅思口语测试文本的真实性。

(1)语速自然化。雅思口语测试才去的是考生与考官进行一对一的英语面试。雅思口语测试中,被测试者由于是和考官面对面交流,考官本身就是目的语的使用者,其在测试的过程中,语速一直都是按照他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语速,会有言语的犹豫、停顿、重复和反复等等,因此自然化的语速保证了雅思口语测试文本的真实性。

(2)话题内容的多样性。雅思口语考试的题材来源非常的广泛和真实,话题都是目标语的本国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谈到的话题,涉及不同的领域,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是机考口语测试所不能达到的。例如,以2016年12月19的雅思口语测试为例,话题涉及: describe a tall building; describe a gift that you gave yo others recently; a time that you use your imagination; a wild animal; an useful app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谈论的话题,题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确保了雅思口语考试文本的真实性。

(3)语言的时代性。雅思口语考试由于每月都对分场次进行考试,因此口语考试文本在选取时都会选择该段时间内国内国外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例如在“双十一”刚刚过去不久,在接下来的12月的雅思口语考试中就有题目涉及到一次难忘的网购经历 “ describe an unforgettable online shopping experience”.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比较热议的话题也是目标语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会谈论到的话题,相比较机考口语考试问题的机械化设置,雅思口语测试语言的时代性确保其文本的真实性。

(二)任务的真实性

Bachman和Palmer在《語言测试实践》中对“语言使用任务”进行了定义,即在特定的情景中个人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或者目标而使用语言的活动②。从定义可以看出,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即 “测试任务与现实中语言交际任务的相似程度”。

就雅思口语考试而言,为了兼顾其口语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在设置测试任务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性。雅思口语考试依据参加口语考试的测试对象和测试内容来确定口语测试任务类型。雅思口语测试的一共包含了三部分,三部分的测试任务的设计都是围绕语言交际能力开展考试,不管是考生与考官之间的交流还是考生自己就某一问题发表看法都是针对考生有可能在其以后出国学习或者工作中可能要现实生活任务。相比较有些口语测试而言,试题中会出现朗读所给文本等测试任务,缺乏针对性的同时,也使得测试任务本身失去了真实性。

(2)可操作性。雅思口语测试一般时长为11-14分钟,第一部分3-4分钟,第二部分4-5分钟,第三部分4-5分钟,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也较为符合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交谈的规律,测试任务的时间设置太短,则无法准确的判断被测试者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判断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测试任务的时间设置太长,则会给被测试者和考官带来疲惫感,同时使得测试的耗时太长,不易于操作。endprint

(3)系统性。测试任务的设计取决于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训练的要求。所设计的任务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个任务可以衔接起来,形成“任务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雅思口语的三个部分,从第一分布的一般交谈,到第二部分的话题陈述一直到第三部分的双向交談,测试任务由易变难,层层推进,下一部分是上一部分的深化与拓展,不断地深入了解被测试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

(三)输出的真实性

输出的真实性是指考生在测试情景下输出的语言是否符合目标语的语法、语用规范以及流利程度。雅思口语考试主要是测试被测试者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被测试者在接收到测试文本,经过言语理解之后,才会输出自己的语言。被测试者的语言输出需符合语言的正确性,即输出的语言要符合目标语的语法规范;同时,输出的语言也需要具有得体性,即符合目标语在日常生活中国所使用的交际规范。

就雅思口语而言,被测试者由于是和考官是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其在输出自己的语言时,有时会言语的停顿与犹豫,这时,如果考生遇到自己无法解释的词汇时可以借助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进一步的阐释与说明,并且可以与考官有眼神的交流。并且,当考官发现考生就某一问题难以继续下去时,可以尝试换个角度来提问,这一点是机考口语所不能比拟的。

就被测试者输出的语言来讲,一般会顾及到他所讲的语言的流畅度(fluency & coherence)、语法的正确性(grammar)、语音语调(pronuniciation)以及词汇的应用(vocabulary),尽量的使得其语言的输出符合目标语的本国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四)情景的真实性

情景的真实性是指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完成类似交际任务的场景的相似程度。由于情景都是完成任务的场景,任务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进行的,因此情景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的真实性。而在生活中无数的任务和情景中选取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来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成为保证情景真实性乃至测试真实性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雅思口语测试而言,该部分试题一共涵盖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的一般交谈,情景的设置就是目标语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流,测试的场景再现了现实生活中互不认识的两人人交流的情景。第二部分是话题陈述,由于被测试者在以后的国外工作或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演讲或是陈述自己观点的情况,因此该部分的试题设计就是模拟再现了以上的情景。第三部分是双向交流。考官和考生就第二部分的话题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与交流。该部分的情景设置也比较符合现实生活中目标语本国使用者进行探讨的情景,是一个双方交换观点,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不同于机考口语的单向交流,双向交流的情景模式更加具有真实性。

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被测试中由于会思考,在语言组织上难免会出现言语的停顿与犹豫,当其遇到自己语法解释的词汇时,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进一步的说明,这一点是机考口语所无法比拟的。

三、结语

本文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从文本的真实性、任务的真实性、输出的真实性和情景的真实性四个方面来探究了雅思口语测试中的真实性问题。语言运用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衡量一个人的语言熟练程度的最终标准是看其能否在语言使用环境中有效进行交际。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以语言运用能力为语言测试的基本准则,它把提高语言交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测试的目标和宗旨。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及其提出的真实性,为雅思口语测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保障,使雅思口语测试将朝着更加科学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 Widdowson, H.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7.

② Bachman L.F, Palmer 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H.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7.

[2]Bachman L .F, Palmer 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邹申.语言测试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王晶晶.从雅思听力测试的真实性看大学英语听力测试的改革[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真实性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位
浅析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