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学科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017-08-04郑凌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学困生

郑凌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学困生问题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点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策略,积极转化学困生,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 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18-02

一、引言

历史是人文科学之一,记载和阐释了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活动和事件,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与伦理、哲学和艺术等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读历史,可为今人正确地理解过去、预判未来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在初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及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素质教育和新課标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已经开始步入改革实验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素质教育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部分“学困生”,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历史学习成绩及全面发展,也制约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对历史学科的学困生进行转化,以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二、学困生问题概述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学困生并非不具有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并非是大脑笨或反应迟钝,而是其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存在结构性偏离、智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或矫治的学生。学困生现象的存在,不仅背离了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悖离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整体来看,学困生具有如下特点:智力与感官均正常,不能有效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学方式、学习生活等,普遍存在学业不良。学困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根据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智力型学困生,主要是因为智力迟钝、智商偏低而导致学习障碍;二是动力型学困生,其智力、身心正常,只是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也缺乏自信心与上进心,这类学生占据了学困生的大部分;三是方法型学困生,其具备较强的学习提升潜力,但是学习方法存在偏颇、思维欠缺灵活,偏重于死记硬背,因而无法有效建构科学的知识结构;四是外因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因个人、家庭、社会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愿学习、学习困难,缺少自我控制力,甚至存在与老师、家长对抗的情绪。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1.建构有效的认知结构,促成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学生认知能力的普遍缺失是造成历史学科学习障碍的直接因素之一,其原因与其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建构知识相关。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主动建构认知,通过建构,理清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建构历史思维导图,提升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把同一时期中国(中外)发生的历史大事构筑在同一水平轴上,使学生理解历史基本史实与特定的时间、空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样,历史的整体性阶段性特征便清晰了。例如,笔者常用“编年体”方法,将一册书中重要的年份、重大事件整理出来,帮助学困生进行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活化内在思维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化、生活化教学情境和动态变化的问题任务情境,让不同层次尤其是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学活、用活,最终内化为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秦帝国的兴亡》一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标先行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再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站在秦始皇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统一六国。对于学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一些需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学困生则可以选提出一些能够在文章中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再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笔者就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在学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内容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摇滚歌曲并配以相关视频,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谈谈自己的心里感想,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触发他们的兴趣与思考的灵感。

3.尊重教学差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从某种层面上说,学习障碍更多存在于中下层面的学生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略。由于大多数历史学困生存在不同层面的学习障碍,特别对过程性的学习和知识间的理解和运用缺失,加强针对性的学习辅助显得更为重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对优秀生和学困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对学困生的态度要特慎重,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光彩”,多些赞扬鼓励,切忌冷嘲热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成为平等的合作者,以爱求尊师,在师生中架起平等和谐感情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可以增加教师的责任感,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之火,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历史的求知欲,实现教学共鸣,真正达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最高境界。

4. 建立历史跟踪学习档案,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成效

为便于就近观察与研究学困生的学习行为,解决其学习效果乏力的问题,笔者与课题组采取“有目的的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建立学困生历史跟踪学习档案,对其学习进程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跟进,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适当推进。档案内容包括单元学习情况分析、考后成绩分析及需要教师指导的具体问题。每次单元学习或考试结束,学生先对单元学习和试卷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进步或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标示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每次大型考试后召开专题学习指导会进行解疑辅导。通过学习档案的跟踪,有效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建立更为密切的师生互信关系,学生的学习信心动力更足了,学业成绩也日渐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艳春. 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推进探索[J]. 新丝路(下旬),2016,01:48.

[2]林秀琴. 浅析学困生转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6,21:292-293.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历史学困生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