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姑娘好样的
2017-08-04王新对姜波薛海燕
王新对+姜波+薛海燕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边疆,需要守卫者。守卫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守卫领土的完整。
她们是纯朴的姑娘,离开家乡,奔赴进疆。
她们斗风沙,她们垦荒地,她们在边疆扎下了根。
65年过去了,她们已经从风化正茂的姑娘,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故去了,永远地埋在了她们守望了65年的边疆——她们的第二故乡。
这是超越了一个甲子的守望。65年戍边,65年回望故乡时的盈盈热泪,换来的,是边疆的繁荣,以及我们的安宁。
她们的故事鲜为人知,即便在她们的家乡。
而我们不应该忘了她们,不应忘记她们的韶华,她们的梦想,她们的奉献——
是的。她们的奉献。
在那里,每一缕风,每一片树叶,都呼唤过她们的名字。
那些花啊,也为她们开放。
前进!到西北去
1952年新疆兵团到我们学校招女兵,说新疆如何如何好,到新疆以后,愿干啥都可以,反正各行各业都有,工作自愿,报名考试,没有文化的还可以学习。我母亲去世得早,我一听就报了名,后来不知道怎么讓二姐知道了,她不让我去,说新疆那么荒凉你到那儿干啥,家里再不好也有工作啊。我说我不想呆在这里。
当时报名愿意走的就可以走,但年龄不满18岁的不能走,和我一起报名的还有刘素珍、卢秀琴,也都没有妈,我们仨的身世差不多。刘素珍当时才16岁,她虚报说18岁,加上她长得小,人家也就不相信她,我和卢秀琴就给她作证,才让她报上名。当时政府很支持参军,给每人发了一封感谢信。走之前我们住在政府招待所里,领导经常来看我们,和我们一起聚餐,发铅笔和笔记本。我们是第一批女兵,谁不高兴?可是当时有些老太太都哭着说:“这些丫头都疯了,要到西北去,那里狼啊、野兽啊什么都有,你们以后还想不想回来?”我才不管人家怎么说呢,人家能去我也能去,狼只吃我不吃人家?
走的那一天,人家有父母的都来送,我父亲有病不能送,嫂子也没来,只有二姐哭着给我一床被子,还有一块钱,说在外面不比家里,家里有亲戚家人遇事有人帮着,外面只有自己,得自己看着自己。我哭着说:“没事没事。”政府领导也给我们送行、敬酒,还哭着说:“到了新疆,努力工作,为祖国争光,不要丢山东人的脸。”所有的人都哭了,送行的、参军的,连带兵的也都眼睛红红的。到了泰安,我们被编成十一个中队,经过一个星期的集训才出发。乘的是汽车,敞篷子的,开始没打篷子,一直出了玉门关才打起篷子。
在路上走到哪里哪里欢迎我们,吃饭时用脸盆打饭打水,大米白面随便吃。我在总务搞伙食监督,监督后勤有没有贪污情况,账目对不对,饭菜做得好不好,其实没人贪污。每天吃饭都要点名,每天晚上开会做思想工作,进了戈壁滩以后,带队的才正式宣布少了一个人,希望大家以后遵守纪律,不要乱跑。其实想跑也跑不了,大戈壁滩往哪儿跑?进了甘肃,就看不见人影,饭菜差劲得很,太荒凉了,大家都说怎么能跑到这里来了,完啦。许多人都哭,说:“听老人的话多好。”我没有哭,当时就觉得当兵挺好,给你发军装、棉衣、牙刷、毛巾,什么都是供给,到一个地方人家都敲锣打鼓欢迎你。就是纪律太严,不许穿花衣服,连花裤头都不让你穿,统一发的白裤头和绿裤头,必须穿这。所以我们洗的花裤头都不敢晒在外面,领导见了批我们,说:“你们是军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发的鞋,有的大有的小,不跟脚,你也得穿,我们是军人。穿着大鞋小鞋走路。开始出发的时候,大家还唱呀、玩呀,热闹得很。越走越荒凉,大家就不唱了,有的人开始哭,不哭的也低着头不吭声。为了鼓舞士气,让大家高兴起来,指导员就动员唱歌,唱《社会主义好》《我是一个兵》,还有《我们新疆好地方》。出了玉门,过六盘山时,汽车挨着悬崖走,我们吓得连歌都不敢唱,躲在敞篷里,不敢向外看。车子不能熄火,开得虽不快,晚上也睡不着,就慢慢地走。当时我心想,我们这是到哪儿呀?
有一杆红旗竖在那里
走了两个多月终于见到了房屋,大家高兴坏啦,有人说可能到了,大家就这样猜测、议论,果然是到了迪化,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车停了大家就纷纷往下跳,东望望西望望,有人说还迪化呢,连我们县都赶不上。那时迪化就是落后,不是说:“乌鲁木齐三件宝,马粪牛粪芨芨草,维族丫头满街跑嘛。”住下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发了帽徽、胸章,还有裙子、军装和皮鞋,这是一套。开始集训,一周之后,我被分到南疆二军六师十八团,离迪化不下1000公里。汽车又接着往前走,路上全是戈壁、沙漠,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天又热得让人没地方藏。大概走了近一个月,忽然有一天,我们觉得汽车停了,只听到一个人喊:“同志们,到地方了。”我们往外一看,这是哪儿呀,到处都是沙包、草堆,只有一杆红旗在那竖着。大家跳下车,懒懒地站在沙堆上四处张望,啥也没有。过了一会儿,不知从哪儿钻出几个领导,说欢迎我们,欢迎我们来到团部,大家都呆了,这是团部?
到了没几天的一个晚上,就下起了大雨。我们住的是地窝子,地窝子上面是用席子和红柳铺的,上面盖上层土就算完啦。本来下点小雨,里面潮上几天也就凑合过去了,可那天雨下的特别大,苇席子、红柳枝全都给冲跑了,我们就都抱着被子哭鼻子,整个团部除了中队部的房子,其余的都被冲得一塌糊涂。中队部的房子是泥土铺的,比较厚实,政委就跑过来让我们到那里去住,可谁也不想去,人那么多,怎么住下呀?最后政委没办法就把我们这些教员、队长、组长总共6个人领过去了,领到政委家里。我们一进去,政委就出去了。我们一看就特别过意不去,人家政委结婚没几天,我们来了,把人家给赶出去了,哪能这样。第二天政委又让我们过去,我们无论如何不去,那么多战友都没地方,我们住着也不好意思。政委就不再说什么,雨一停,马上号召大家修整地窝子。把地窝子上面的盖全部揭开,让太阳把地窝子里面晒干,晒干后又加厚了许多。那几天我总想:我的天啊,我们哪辈子才能把这儿建设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我们当时的工作主要是做鞋,和老家一样,用两腿固定夹板子纳鞋底,当时一人一天能纳七八双鞋底。为了争先进,大家唱着歌,烧着红柳条子,烤着火,通宵地干。我那时是文化教员,没有数量任务,只负责检查质量,还负责每天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刚一开始,毕竟有做得慢的,做得快的,领导就说:“现在完不成任务没关系,学好以后就可以完成啦。”可谁也不想完不成任务,白天干不完,晚上偷着干。上面领导就说:“这娃娃真能干,可得注意身体。”我们纳鞋底,男兵就出去劳动开荒,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晚上天不黑不回来。内务就没时间整理,被子脏得很,衣服也到处乱扔。我们就等他们去上工以后,把他们的被子衣服收拾一下,洗干净晾干,叠好,在他们上工回来之前给他们送过去。
吃饭的时候,也不像在老家时候坐个椅子,或盘在炕上。都是蹲着吃,抱着个大海碗,吃饭的时候用大瓷盘盛来,想吃多少吃多少,馒头面条都有,吃的菜是茄子黄瓜,得病就吃小灶,还有鱼肉。衣服发的不多,但也够穿。羊皮大衣只有马号和站岗的同志有,他们晚上值班,天冷用得着。第一年过年,指导员怕我们想家,就过来和我们会餐,陪着我们玩,端来一盆饺子馅,让我们自己包。一直玩了一个通宵,我们都说玩有什么用,连个商店也没有,什么东西也不能买。指导员就说:“会有的会有的,只要我们红旗竖在这里,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自己的商店、楼房,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一半自由,一半不自由
刚到迪化集训的时候,上面就教育我们要投身到新疆建设中来,要开发新疆、扎根新疆。可我们来到一看,全是小伙子,没有大姑娘,开始我们也就不愿和他们接触。而当时也规定,男女不准随便接触。我们中队除了指导员是男的,其余全都是女的,指导员常表扬我们说:“你们这群山东姑娘是好样的,一直都坚强得很。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服从分配,扎根边疆。”我们最受不了的就是“扎根边疆”,大家都说就是找对象也要回去找,谁呆在这鬼地方。那几天大家都没睡好,还好大家很快都忘了,投入到生产劳动当中。
1953年,我们大队部的几个干部还有政委开始给我做工作,给我介绍对象。有一次于基振政委对我说:“现在部队里的男同志和你们几乎都是一代人,都是受过许多苦的。和谁过日子都一样,他们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嘛。况且要建设边疆,要扎根,必须安家,就不要想回家了。你看我们这里,火车修通还要多少年啊,在这里找个对象安家就行了。”我说:“我不想找,我家里已经有对象,有感情。你们介绍的那个湖北的,我对他不了解。”政委说:“你要相信组织,在这里组织就是父母。”我还是不想找,政委又说:“他是劳改大队的专员,你回去考虑考虑,过几天我再找你。”谈话回来以后,两个和我一起来的姐妹讲将来要一同回去。我一听心里更踏实了,坚决不找对象。这件事不知怎么让于政委知道了,就把我们三个分开,找她们俩做思想工作。回来后一个说:“找个对象挺好的嘛,以后我们都要呆在这里。”另一个说:“我们要服从组织安排。”没几天于政委又找到我说:“小曹呀,考虑得怎么样?结婚以后,工作不在一起我们可以调动嘛,你不要担心。只要结了婚,一切组织给你安排。”接着通信员就把我接到劳改大队,由文书陪着进了办公室。于政委也在办公室,一看我到了,就说:“你们两个好好说话,我有点事先走。”说着拉着文书一块走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们俩,他让我坐下,问:“你看我们的婚姻自由不自由?”我说:“一半自由,一半不自由。”他说:“你把这个解释清楚,我们是朋友是战友,如果不同意就不要勉强,感情是慢慢建立的,如果强迫,以后生活也是痛苦的。”我说:“说自由,是因为我也同意,说不自由,因为又不是自愿的。”说完我就趴在桌子上哭,我觉得太委屈,刚一来就催着我结婚,还不让同伴跟我谈话。他一看我哭,慌了,急忙说:“不要哭,你不同意就算了,明天就送你回去。”回到宿舍,队长看我眼红红的,怪难受的样子,就问我怎么了。我就给她说了,她气坏了,跑去训他说:“你问人家那个干什么?你来了五六年,这个都不懂?你应该好好向人家道歉,就不应该问那样的话。”他一看,可能感到问题很严重,跑到房子里哈着腰说:“我说话不在意,希望你能够原谅,将来我们一定能处理好关系的。”我说:“不行,送我回去,要不我自己回去。”“你一個人怎么走,荒郊野岭的。”我也没理他,就在那里坐着,都不说话,他可能感到很为难,就说我先走了,今天你别走,要走明天走,我送你回去。第二天,我没起床没吃饭,心想,你想结婚你自己结去吧。上午,于政委开始给我做思想工作。当时条款规定如果自己找对象,必须有固定工作,三年军龄,年龄28岁以上,经组织研究批准后,方能结婚。标志是组织的批条。组织的批条就是结婚证,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证,就一张批条。
下午举行婚礼,大家一起闹着玩,吃果子,他们让我谈一下恋爱经过。第二天他们都上班,文书陪我玩了一天,我也回去工作了,后来我就调到劳改大队当文化教员,教扫盲班。
1955年8月份生了个大丫头,7个月就送全托了,一个月去看她一次。1957年我生下了老二,1960年5月份生了老三。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全国都在挨饿,新疆的粮食都支援内地了,所以孩子的体质特别差,当时一斤洋芋蛋都好几块钱,我坐月子的时候团长媳妇给送了1只鸡,18个鸡蛋。老三1岁了还不会走路,坐骨神经打针打坏了,亏得遇上苏联专家,三个孩子我很少管他们,那时工作忙也难管,大丫头1984年上了成人大学,现在在博乐司法处,老二在保险公司,老三和几个朋友闯广东去了。他们干什么我们没干涉过,管也管不完,他们有他们的活法,怎能总和上辈一样呢。
这条命不简单
1960年为了备战的需要,农五师迁到博乐,我们一家也随之迁到农五师九团。在这之前,我们已经调了好几次,从十八团调到二十九团,从二十九团又调到农五师师部大营,现在又调到阿拉山口。当时九〇团啥都没有,全是芦苇湖,还是住地窝子,有人编了个顺口溜来说芦苇湖:“一进苇湖犯了愁,蚊子牛虻爬满头,盼着清风来解驾,清风下来刮倒牛。”当时领导来视察,穿着白衣服进来,视察完都变成黄衣服了,上面都是蚊子牛虻。风来了,房子一下刮倒了,连根木头都不剩。九〇团是农五师最穷的团,不生产粮食,靠其他的团场来救济,有时一个月才见一点儿白面,大家就拼着命开发芦苇湖,把芦苇割掉,把水放干,开荒种地,大家就这样干。九〇团又变成农五师的先进团,模范团了。那时我们团只有2个教师18个学生4个班,我教他们语文,桌子都没有,学生就坐在小板凳上写字,直到1983年桌子椅子才配齐了。
后来终于有了楼房,商店,电灯电话。当年指导员说过,只要我们红旗竖在这里,一切都会有的。
人物生平:曹金妹进疆后,被分配到南疆二军六师十八团任文化教员,1953年经组织介绍与劳改大队专员蒋和魁结婚。1954年转业到孔雀团场,1959年随丈夫分配到农五师师部大营(驻哈密)。一年之后,调到八木敦农场,随师部迁至博乐,在九〇团教语文。有二男一女,现退休在家。经常回山东老家,到湖北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