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悦读”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2017-08-03周鲜艳
周鲜艳
语文教学改革重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要求。阅读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将文本拆分来进行理解,而是在阅读过程中全面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从而产生自己的思考理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一、儿童“悦读”的意义
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80%以上的课文都在儿童文学的范围内,这表明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的重要教材。尤其是在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启迪他们的心智。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发展思维能力,令儿童拥有正确、科学的求知态度。让孩子在愉悦中读书,让孩子爱上读书,从读书中汲取知识。
二、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儿童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审美感受以及体验。
素质教育是我们一直都提倡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还是在实行应试教育,把一切教学的目的集中在分数这一个考核点上。分數固然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这种考核办法显然不能全面概括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过于在意讲授文章的阅读技巧以及答题技巧,阅读课变为技能培训课,忽略了培养孩子审美感受以及体验文章情感的目标。例如,在《寄小读者》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主的审美和体验去感受冰心身在异国,对祖国的思念和向往,而并非只能看到文章的表象。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教师将作者的感受以及情感态度“灌输”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主动情感难以体现,最终造成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感受能力,这种做法同样会使学生丢失对阅读兴趣。
2.阅读过程中固化答案。
在儿童文学文化阅读教学中,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进行思考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而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似乎是不存在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用阅读理解去检测孩子的阅读能力,在检测过程中,教师通常过分依赖于参考答案,导致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内容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强行“灌输”的标准答案,固定了孩子的思维方向。例如,在进行《纸船和风筝》的课文教学后,不应该将阅读体验强加给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答案,体会《纸船和风筝》中童话世界的真善美。这种阅读教学能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三、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
1.开放式答案。
儿童文学阅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文体类型,每种文体类型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不同的文体类型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切忌将所有文体的问题答案统一化,应该开放阅读答案,给予孩子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准确把握各种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如此一来才能还原语文教学的原本目的。
2.注意儿童的感受。
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能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实现真正的“悦读”。教师应当准确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思维活动,并引导孩子多思考、多理解,而不是去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引导儿童阅读童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并且结合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等方式将文学内容呈现在儿童面前,例如在《和时间赛跑》一文中,可以让孩子们在体会到时光飞逝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思维,去联想一系列和时间有关的成语。还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去创作有关时间的画等等,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艺术的体验。
总而言之,在进行儿童阅读教学时一定不能违背“让学生愉悦、快乐的阅读”这一宗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逐个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努力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让阅读教学真正符合课程标准。教师要根据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从儿童阅读的基本特点以及思维方式出发,掌握适合儿童的阅读教学技巧,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喜爱阅读、主动阅读,让“悦读”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