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意识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分析
2017-08-03谢卫华�オ�
谢卫华�オ�
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笔者就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实践探究,从情境入手激发兴趣,再运用多媒体结合活用教材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不主动质疑和思考,仅仅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学生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认真听讲和回答问题,提问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构建主义主张,通过构建方式来获得知识,而非单纯通过教师传授来获得知识,鼓励学生在一定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主动构建知识,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就是指现实情境。学生在教师为其塑造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可以更加生动和直观地开展想象和联想,并且在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结构前提下,对新知识进行同化。教师运用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空间环境和资源,使学生主动探究。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思考在文章中感受到了什么,文章中的哪个段落、哪个句子或者哪个词语触动了自己的内心,引起自己与作者的共鸣?在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每次看到背影的时间段不同,每次背影的具体含义有什么区别?教师为学生设置的这些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背影》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和重点,学生通过思考一系列问题,能够有新的思维提示。有些学生认为买桔子这样一个小细节描写,给自己带来了很大触动,认为这是一份小小的心意,却蕴含了很深的感情。正是通过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思考来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提问意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使学生和教师随时沟通和交流,并且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在課后借助微信、QQ、电子邮件等工具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通过PPT及影音资料来为学生展示作者的写作背景,表达抽象的情感。学生通过观看影音资料和PPT,会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学生单纯面对教材来说,这种形式更利于开动学生的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配乐动画欣赏这篇文章,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文章的朗读配音版本。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美、画面美和语言美,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动静结合,特别是在学生听到朗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问:“作者是不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描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并且引导学生找到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描写的词语或句子。有些学生找到了“袅娜”、“美人”、“渺茫的歌声似的”等。 通过深入地分析文章, 让学生对文
章了解得更加彻底,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研究教材,进行启发式提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同时,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积极的思想和审美内容均渗透在教材之中,教师必须抓住教材的这一优势,深入研究教材,通过运用启发式提问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在教授《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代表春天到来的图片,比如小草的图片,使学生对草的形态进行实际观察。教师启发学生“近看小草是什么样子?远看小草又是什么景象?小草的这些景象和作者所写的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逐层、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在心里进行比较和体验。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可以整体掌握文章的内容,更可以针对自己想要解答的问题在文章中找到根据。有些学生会向老师提问“老师,如果我们自己写春天的作文,是不是也可以写某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呢?”老师回答“是的,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写春天,同学们会写些什么呢?”学生有的回答“会写迎春花,因为迎春花最能够代表春天。”有些学生回答“我会写桃花,因为桃花在春天盛开,桃花十分妖娆,我最喜欢桃花。”
总之,初中语文学习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受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是文化思想。教师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语文所传播的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泽口初级中学(43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