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环境变迁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

2017-08-03郑亚灵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隐性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大学生深度接触的主要信息渠道,“移动化”的媒介特征引发信息感知环境的变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元挑战。本文尝试以移动网络为载体、隐性教育为方式,通过全局性设计、平台建设与项目推进、践行落地三个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渗透性与实效性,建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新框架。

【关键词】 移动时代;信息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

媒介的演进不仅影响着传播的形态,同时也建构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在这种“影响”和“建构”中发生变迁,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出相应的探索与调整。

一、研究调查概况

此次研究的调查阶段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西安各大高校为取样范围,在以学校类别、学生性别为指标进行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967份,有效问卷2940份。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一、二本院校学生占到57.6%,三本与大专高职院校占到42.4%;生源地共涵盖29个省级行政区,其中陕西生源占37.7%,其他地区占到62.3%;男生占到47.5%,女生占到52.5%。

研究过程同时还调动了案头调研、焦点小组、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等多种调查方法,有效将量化与质化的方法相结合,以期为研究提供相对科学客观的调查支撑。

二、移动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1、大学生信息接触的重要渠道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年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底有95.1%的网民通过手机终端上网,较201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4小时。[1]

项目组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99.3% 的在校大学生为网络用户,其中99.0%是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用户。48.3%的大学生认为每天合适的上网时长为3~5小时,40.8%认为是1~2小时,而1小时以内的仅占4.4%。

宏观统计与微观调研都可以看到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且深度接触的主要信息渠道。

2、信息生态更趋复杂,监管难度增加

伴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移动化趋势汹涌,这进一步加剧了自媒体与信息的膨胀。渗透了不同立场、利益目的、意识形态的信息涌现,鱼龙混杂。其中具代表性的是刻意扭曲和攻击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文章增多,它们包裹着貌似“客观、人性、实事”的外衣,却往往以颠覆诬蔑传统道德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英雄领袖人物为目的,目标直指青年一代。面对庞杂的信息,政府管理部门主要通过下发牌照、注册认证等方式进行资格与身份审查,而对具体信息内容更多的不是事前预审,而是事中监控及事后追责。

当移动网络成为构筑大学生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因时而进”,抢占移动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三、“移动化”带来大学生信息感知的蝴蝶效应

移动网络营造了具有独特媒介属性的传播环境,这带来大学生信息感知的一系列蝴蝶效應:

1、移动网络深挖交互式特性:要求对话

传统网络的互动性与参与性魅力在移动网络得以更淋漓尽致的体现。通过评论、社交平台、即时通讯、人机互动等形式,传播过程的互动增强。这种互动更大程度上跨越了时空及心理的沟通障碍,人与人之间媒介互动更加频繁。网络环境浸润的大学生个体,不仅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发生思想观念互动,同时移动网络的互动特性进一步促成了大学生要求对话的参与惯性。

2、传播主客体的模糊:追求平等

互动更加频繁的移动传播是对以传统媒介为代表的线性传播模式的颠覆性挑战。网络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身份模糊化,没有单纯的传者或者受众,两者不断发生角色转换,个体间平等对话。虽然身份平等并不意味着实际的平等交流,但一方面受这种话语模式熏陶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以平等自我的姿态面对网络甚至现实生活,同时在网络发声的群体呈现多元化。

3、“微”与“快”的网络文本概念:快速阅读

“移动”的媒介特性决定信息接收过程在空间上往往是移动的,在时间上是碎片化的,受众心态的稳定性和精神专注力相对较弱。基于这样的信息接收状态,移动网络文本天生而来就具有“微”和“快”两方面的特性——超短文本与快速文本成为移动网络的鲜明特征。快速阅读成为大学生文本选择的明显取向之一。

4、网络渗透现实生活:以网络参与社会

网络个体的信息发布与彼此之间的信息互动,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网状关联。分布密集、互动关系频繁的网络区域,形成具有一定相同特征人群聚集的网络社区。当互联网日益渗透现实,网络社区不再是虚拟的,而是与大学生所处的现实社会关系胶着,反映现实、影响现实,网络成为参与现实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四、移动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新生态建构

将隐性教育与移动网络相结合正是我们在新环境下对建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框架的探索起点。

1、所谓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主题,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2]易中天说“读大学是来蒸桑拿”,文化和环境的熏陶与知识的传授同样重要。隐性教育正是以浸润渗透式的熏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推进认知到践行的跨越,完成教育过程的全程性与效果的渗透性,与传统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益。

2、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建构

基于大学生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分析,研究试图构筑一个以“移动网络”为平台,以“隐形教育”为实现路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

关于新生态的建设思路,研究试图通过宏观设计、项目推进与平台建设、文本建构、建立网络和现实勾连的逻辑层次推进,完成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设计与系统化,将丰富的教育文本与教育行为统合于整体的教育设计之中。

(1)宏观层面的全局性设计。对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隐性教育,主动的宏观长远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个过程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焦点问题之间的关系;其二,教育的长期性与设计的阶段性的关系。

(2)中观层面的平台建设与项目推进。这是完成宏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必要中间环节。

①现有移动平台的利用。大学生常用APP调查数据反映,将“微信”排在使用频次首位的占到被访总人数的58.5%,第二位的占到27.9%;常用APP排名前六中包括微信的被访对象达到97.6%。QQ相应的三组数据分别为23.5%、42.5%以及89.5%。常用APP排名前六中包括微博的占到68.0%。

借助微信、QQ、微博、腾讯新闻等在大学生中具有较高普及性与影响力的现有平台,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可探索以下实现路径:其一,通过一定的文本设计与教育者角色延伸,借助教育者在这些平台的网络言行对学生的无形号召力,对大学生进行隐性引导。其二,借助网络社区、网络舆论领袖等建设积极的网络社区文化,推动正能量的扩散与辐射。

②专门性平台建设。专门性平台的建设可以以不同主题的隐性教育项目以及具有互动与实践功能的平台为主。这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践行思路。第一种在方法上隐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但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和直接目的。例如,基于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影响力,可以以教师网络自媒体为途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或推进项目。第二种思路即“在思政之外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扩展到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浸透式”教育。例如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91.2%的学生认为“学术、学习氛围”可以体现校园文化,在诸要素中居首位。通过建构不同类型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将有益于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3)建立与现实勾连的践行教育及文本落实。建立移动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生态,并不意味着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一叶障目。网络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现实影响力和社会人群勾连能力。我们需要充分有效借助移动网络,立足新媒介同时紧密联系现实,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推进以认识促践行、以践行促认知,实现大学生认知与行为两者之间的深层统一。

同时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传播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预期的实现。其在宏观上需契合移动本文与生俱来的“微、快”的特点。文本设计各方面应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学原理以及现代大学生文本接触偏好与选择性特征。在文本偏好性测试的基础上完成具体建构。

五、结语

移动网络的快速普及,带来大学生信息语境与传播参与状态的急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活、信息环境、社会现实等因素的进一步结合势在必行。借助移动网络的普及,以隐性教育作为切入能够有效粘合各方面因素,完成渗透式的浸润教育。在框架建构基础上的具体推进,还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的思考、践行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國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1.40.44.

[2]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4.

【作者简介】

郑亚灵(1979-)女,陕西西安人,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人文艺术分院讲师,传播学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与传播学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隐性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信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路径与信息安全探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