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钢琴演奏中加强对音乐理解力的培养

2017-08-03高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理解力奏鸣曲乐谱

高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 在钢琴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力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感受、领悟与表达能力,钢琴演奏从本质上说,无非是“演”和“奏”,而在钢琴演奏中加强对音乐理解力的培养,对于表现音乐,也就是怎么“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理解力;钢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03-01

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加强对音乐作品理解力的培养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一直以来,不少钢琴教育家曾经在音乐理解力这一方面进行多次的研究。从这就可以看出钢琴演奏与教学中对音乐理解力这一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也让我们感觉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音乐理解力

人们常说的理解力是衡量学习效益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它包括整体思考的能力、想象力、解释力,良好的音乐理解力是音乐艺术中的重要心理要素之一。

1.基于谱面所得的音乐理解力。表面上,音乐理解依托于乐谱以外的相关知识以及谱面标记的相关信息。作曲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就是把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构思通过乐谱表现出来,认真读谱不只是要注重音符和节奏,更要注意乐谱中的音乐术语,从而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学生一旦“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唤起想象的思维,激发其心中的乐感,并主动的、积极的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音乐作曲家谱面给出的标记对于钢琴演奏技术是最为直接且具体的,在演奏中,对于学琴者而言,唯有遵从,便是对演奏技巧的最好学习。

2.对乐曲进行分析所得的音乐理解力。我们在学习乐曲时,应从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创作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听觉衰退、精神危机的时刻,他在几个月后写的《海里根士脱遗嘱》中说自己“六年以来我的身体何等恶劣……可是我不能对人说:‘大声些,我是聋子。……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别比别人优越……我不放弃是因为艺术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莎士比亚在《暴风雨》中塑造的主人公也是与坎坷命运作不屈斗争的,贝多芬自己的命运与之产生共鸣,所以他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暴风雨奏鸣曲》。对作曲家创作时的背景、感受进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了解了这些,再去细细地体会作曲家那种对生活的不满和对世俗的抗争,才能把这种情感加入到乐曲中去。

二、培养音乐理解力的途径与方法

1.必要的手指技巧。从严格的意义上说,钢琴演奏技能主要是指:人的肢体经过训练后所具备的在钢琴上弹奏出构成乐曲乐音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弹奏技术指的是手的训练,其中包含了手指训练、手腕训练、大臂训练、小臂训练,不可忽视的还有肩部、腰部的全方位的训练。本人认为,演奏技能中的“技能”可由技术、技巧两部分组成,技术侧重于手指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而技巧则是将技术运用在了乐曲的表现力当中,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音阶、音、和弦)和大量的练习曲训练,目前,钢琴练习曲应用最多的还是车尔尼的钢琴练习曲。只有练就了扎实的手指技术,才能更好的把技巧运用于演奏当中。

2.分析文本理解音乐。乐谱是作曲家留给演奏者的进行二度创作的唯一条件,除了分析乐曲的结构框架、旋律、和声、调式调性,还应对谱面上标示的分句连线、节拍重音、强弱变化等做深入的细致的分析研究,并从中领会作者的意图。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黎明》,用现实主义的作曲手法描绘大自然带给人们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欢乐生活的画面以及运用展示这些画面的辉煌的钢琴技巧,这首奏鸣曲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3.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钢琴教学从纯表演的角度来说,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为目的。在国际比赛中,那些凭一流的技术以及对音乐有准确理解与把握的钢琴家们名列前茅,而那些以“炫技”见长的选手们,由于在音乐理解与把握方面相形见绌,最后只能屈居后位。所以,钢琴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演奏者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力與表现力上,使他们最终以音乐带动技巧。通过多阅读一些音乐理论书籍,欣赏音乐作品、中外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

三、加强音乐理解力培养的理论思考

首先,理解音乐是钢琴演奏表现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音乐,也都很清楚音乐主要是用以创造美的形式和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由于音乐在本质上和其它艺术一样都是表现的艺术。因此,在理解的时候不仅需要生动的音乐感觉,而且需要准确的理解认识,只有二者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完成对音乐的表现。

总之,在钢琴演奏中加强对音乐理解力的培养,对于音乐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解音乐作品包括乐谱外和乐谱内的相关知识,而真正的理解不仅仅局限在乐谱上,很多时候要通过演奏者的领会能力去发掘在乐谱背后作者想表现的音乐内涵。先理解,再感悟,通过演奏者的乐感和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钢琴演奏中的技术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练习,是表现音乐的手段,要以为音乐服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2]樊乐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理解力奏鸣曲乐谱
山之高
手机上的奏鸣曲
是你一直想着我
我的理解力
乐谱:放飞梦想
春天的奏鸣曲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