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7-08-03饶广荣
饶广荣
小学科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門学科,如观察能力、脑与手的配合能力以及反思、探究等能力,对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不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促进科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一、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操作兴趣
以往大部分小学教师多认为知识理论教学才是教学目标的重点,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有的教师认为,小学科学属于副科,没有数学、语文等科目重要,因此没必要花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这些错误认知只会导致学生积极性慢慢被消磨光,并越来越不喜欢上科学课,即使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得再好,同样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教师对科学这门课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依旧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他们也不会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便导致了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渐渐下滑。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新事物的新鲜感常常处于一时兴起的状态,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通过一项项有趣的实验提起学生的操作兴趣,从而使其保持对科学的热情。以“放大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把放大镜,若是有条件,可以尽可能让学生人手一把,并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教科书或报纸上的字,然后再利用放大镜反复观察几遍,也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多观察其他事物,最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等。这样一来,不仅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课堂情境,还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二、巧设实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自己动手实验给学生们看,而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导致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刚开始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充满了各种“为什么”,而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小学生对新事物进行探究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巧妙设计出合理的问题疑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然后再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另外,假设与猜想的提出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科学探索的具体方向,为此,教师可以针对某种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身以往的知识经验提出猜想与假设,同时,教师还需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试验,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并通过实践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
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些物体是可以浮在水面的,哪些物体是不能浮在水平的,为什么?学生会说纸张、树枝可以浮在水面,因为它们都太轻了;石头、铁会不能浮在水面,因为它们太重了。随后教师再问:“那么橡皮泥可不可以浮在水面呢?”进而引出本章节的实验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试验,得出橡皮泥沉到水底的结论。接着教师再问:“怎么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然后给学生几项选择,如在水里加盐或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的造型等,再让学生进行试验,从而让学生得到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橡皮泥浮于水面的结论,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原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能勾起其好奇心,积极动手操作实验。
三、明确操作目的,促使实验操作规范化
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自我控制的意识也不强,致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进而使小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忘记主要任务的现象频现。再加上小学生比较爱玩,不遵守课堂纪律,也不认真按照实验的流程进行操作,只是一味地拿着实验工具玩自己的。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明确实验操作的主要目的,规范操作流程,并加强科学实验操作的指导,让学生既“玩得尽兴”,也能在玩的过程中探究到问题的原理与答案。
以“自制热气球”教学为例,这个章节需要教师将学生合理分组,再将相关的材料与工具发放到每一组,然后教师需要强调课堂纪律,明确本次试验的任务,并在讲台上将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尽量记住操作的流程,遵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如使用酒精时需要谨慎小心等),待演示完毕,学生自己操作;在学生小组合作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正确指导。若在操作后,仍有的小组“热气球”没有升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到底哪一步出错了,然后鼓励小组再重新做一次实验,并认真指导学生的操作,直到学生实验成功。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注意什么、怎么做才能成功等,还让学生明白遵守操作流程的重要性。
总之,为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应主动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合理创设科学课堂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并巧妙设计实验问题疑惑,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等,同时还需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明确实验操作目的,促使科学实验操作规范化。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科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获得理想的科学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