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刍议

2017-08-03王吉磊

江西教育C 2017年7期
关键词:图形教学模式数学

王吉磊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强的学科,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较多,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枯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上,要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生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才能产生自主性探索行为,从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数学学习。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认识倾向,具有推动学生求知的作用。这种倾向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这种自主性学习行为一旦养成,就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快速提升。二是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小学作为基础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就要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三是数学教学客观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对数学学习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且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行为,应是自愿、自觉性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则是这种行为的基础。

二、小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措施

1.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绝对的教学主体,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自主探究空间被压缩,缺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学习过程机械被动。教师应积极调整自身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

2.丰富教学模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兴趣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糟粕,积极创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并进行积极思考,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情景式、任务式、合作探索式教学均可以应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三种教学模式融合使用。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图形》课程教学时,首先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出不同图形的简单概念;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认识图形,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具体包括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图形特征等。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情境教学,让学生紧密结合实际生活,便于学生学习思考和表达。教学形式上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激活思维、取长补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主讨论研究,发现、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切实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获得了数学能力的提升。

3.开展多元化教学。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依靠板书完成教学,教学媒介较为单一。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教师应掌握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方法,以便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媒介丰富学生学习感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应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是一种趋势。多媒体设备可将部分抽象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视频、动画表现出来,从而简化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总的来说,开展多元化的数学教学,能使数学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从而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4.进行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反应各有不同,有些对数学更感兴趣,而且数学思维较优秀,因此理解消化数学知识的速度较快,部分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識方面的速度则较慢。教师应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多以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达到提高每个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数学教学媒介,优化教学评价,以构建轻松、自由、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小坞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图形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图形配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