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7-08-03王阅

体育时空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王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人格发展

“谁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这是教育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回顾近代教育史可以发现人们对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始终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极之间徘徊,这一“钟摆现象”导致了学科与活动、灌输与启发的对立,也构筑了传统体育教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的分水岭。

卢梭和杜威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种自然发展的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要对学生多加干涉。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因此,教育就不应当由教师直接来进行,而只在于使学生亲身去获得某种生活的训练。赫尔巴特指出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的自由当作手段,而应当作过程的目的和结果。应当说,从教学的单主体论,即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到双主体论,使教学主体性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它反映了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趋势,而教育无非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指示器,它既主动又被动,既超前又滞后地指示着社会。而本文主要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探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

弗洛伊德在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他认为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由潜意识中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构成。弗洛伊德把本我比喻成一口“沸腾的大锅”里面包括各种强大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他认为这些冲动迫切任意地要从外部世界获得满足。因此,本我没有什么是非善恶标注,对社会也漠不关心,是按快乐原则活动的。而自我是本我的管理者,为实现个体冲动提供现实的方式。自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个体想满足其需要,就必须和环境达成妥协,一方面,自我的发展要实现本我的目标; 另一方面,还要对本我的冲动进行遏制,直至发现一个恰当的目标。超我是个体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是抑制本我冲动,是规劝自我以道德的目标替代现实的目标,追求完美。而我们体育教学中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是培养学生的超我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个人的完美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不是主宰性,学生的主体性也不是自由的,无组织的,而是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教师通过一系列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同时还要兼顾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领导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体育课的真正目的。

教师的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体育教学有特殊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由于课程场所的变化,学生在心里上的一个弹性的变化特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同时,通過组织和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满足学生本我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以及精英意识。

体育课的教学,正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过程,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正确的导”和“积极的学”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性越强,学生的主体性就越强,反之则相反。在我们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决不能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割裂开,更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使二者有机结合。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生长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他们的人格发展是不同的,在不同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在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人格发展的这一规律,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发展,完善学生人格。

李秉德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变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实现的。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他的职责以及职业特征,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养,领导作风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明确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注重学生的心里发展阶段特点。

结论: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决不能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情感。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领导力,这就必须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教学生运动技能,愉悦身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给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让学生真正融入进去,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等论“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4(5):58-59.

[2] 陈桂生.“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评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13).

[3] 曹光灿.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0.

猜你喜欢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