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日子

2017-08-03MC艾柚

北京纪事 2017年8期
关键词:老同志展品档案馆

MC艾柚

距离我在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日子已经有将近5年的时间了。那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毕业之前学校分配学生到各个指定单位去完成为期两个月的实习。那次实习经验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因为我觉得,在北京市档案馆学习到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

档案馆大楼

被分配到北京市档案馆实习这件事情,说来也比较纠结。我是学档案学专业的学生,我们班是全北京市除了人民大学档案班之外,唯一的一个学档案学专业的班级。起初听到自己被分配到北京市档案馆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意外和不情愿,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分配到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一共15个人,怕是一堆人在一起实习,得不到老师的精心指导,不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另外一方面,我很惊讶,老师把我和我学习的搭档给分开了。抱着这样消极的心态,听完分配,我就离开了学校。后来同学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选择北京市档案馆供我们学习的科室,我这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在同一个部门实习。可是当我回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把他们心仪的科室选走了,而且还是两人一个部门,只剩下了一个孤单单的科室和一个孤单单的我。

就这样,我踏进了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以下简称“展陈处”)的大门,坐在了展陈处处长的旁边。那是一位看上去严肃整洁的中年女士,而工作作风更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刚见面,她就交代给我这两个月的工作任务,学习并且熟悉掌握两个展览馆的内容,到后面要试着接待来客并介绍馆内知识。接待服务除了讲解展厅档案资料之外,还包括了对于举办展览、查档办法、查找史料以及史料考证方面的专业业务咨询,并且还要接待媒体记者咨询和观众捐赠。这就说明了,我此次来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主要工作就是实现档案的利用。当时北京市档案馆内设立两个专题展览,第一个《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介绍的是北京近百年来的时代变迁。第二个是《青少年与奥运》,两个展览分为三个展室。这种成果展览不仅展示了档案馆档案工作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同时也见证了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更加激励我们档案工作者为档案事业拼搏、奉献。同时,通过这些文字档案、图片档案和实物档案,来给中小学生和社会群体提供了更直观的学习方式。

起初我对这份工作没有很大的兴趣,我更倾向于学习档案管理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且在校期间,历史是严重给我往下拉分的科目,每次学习历史,都令我感到很头疼。而我们展览的内容,《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刚好展示的是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档案资料。于是,我每天跟着带我的老师,心不在焉地做着接待和介绍展馆的工作。直到有一次,我的老师请假有事,刚好那天要来几位革命老同志,让我接替一下她的工作,提前学习,作好准备。我便拿起展览馆的解说词,熟悉里面的内容,以便接待的时候能够有好的表现。

我的第一次解说,非常的紧张和激动。面对三位革命老同志,由心底生出尊重和敬佩之情,于是本就对解说词不太熟悉的我,加上略微的紧张,让我的解说变得很生涩。但是在交谈之中,发现三位老同志非常和蔼可亲,他们认真地听我讲述馆内的每一件展品,在我讲述完,还会为我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期间我发现,这三位老同志懂的知识非常多,他们所讲述的内容很多都是我们馆里给的解说词中没有的。我把三位老同志说的解说词中没有提到的内容都记录了下来,他们看我在笔记本上作的学习记录,毫不吝啬地夸赞我是认真好学的小同志,并鼓励我继续保持这种求学上进的精神。

那次接待之后,我梳理了一下当时老同志们为我普及的知识,我意识到,除了他们提到的这些内容,其实在档案馆展示的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而我在档案馆接待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待者和被接待者的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那是第一次,我突然有种急需补充知识的冲动,感觉身体中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求瞬间被激发出来了。

于是在接下来实习的日子里,我每天主动跑到展览馆,抱着我的解说词,一遍一遍地熟悉每一件展品。空闲下来就坐在电脑前,上网查找展馆内容相关的资料,每天如此。日复一日,我渐渐熟悉展馆的内容,补充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我才知道,郎世宁是意大利人,清康熙五十年作为天主教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后来成为宫廷画家,创作了“圆明园风景群手绘图”;知道了高君宇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同时也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牵线人;知道了齐白石的“看你横行到几时”是将日本人比作螃蟹,八脚横行,眼睛凸暴,气势汹汹,专门打地洞、吃稻谷,不是好东西,又以虾兵蟹将折腾不了太久,来表达对日本人的愤怒之意;还知道了东直门的自来水厂是慈禧太后批准建设的,帮助北京度过了1938年的旱灾,水源为大兴县内的孙河水;知道了彭真原名傅懋恭;知道北京的八大楼和八大祥;知道北京市在1928年至1949年被称为北平市,1949年1月1日,更名“北京市”;知道北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规划修建地铁,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开始修建地铁的城市,1969年10月,北京第一条地铁基本建成,总长23公里,设计日运量150万人次,因为地铁的修建包含军事、交通双重要素考虑,所以当时只允许三家媒体参加开工典礼,图片、数据在当时都不允许公开见报。

让作者留恋的档案馆讲解区

那时,展陈处的老师们一如既往地处理着日常的工作,而我也被自己“折磨”得不亦乐乎。探究展览馆内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成了那一段时间我全部精力投入的所在。我每天在网上大量地查找资料,發现新知识就马上补充记录。我喜欢在展厅里一待就是一天。开始的时候,对展览出来的资料信息掌握得不是很熟练,并且有时候会下意识地回避一些零散的参观者,怕他们会向我提出一些比较偏的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到馆参观的散客,不乏藏龙卧虎之辈。于是,即使有些来访者不需要我讲解,我也喜欢跟着这些老先生或者学者们一起聊聊,有些事情是他们这些前辈亲身经历过的,所以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网上查找不到的知识。

实习期满一个月的时候,学校带队老师告诉我们这15个人,如果需要,可以考虑要不要轮换岗位,学习一下其他部门的档案工作。商量过后,同学们都认为已经熟悉了本部门的工作内容,不想轮换岗位了。我也不想轮换岗位,不是因为惰性作怪,而是我真的珍惜在展陈处学习的机会,我会下意识地去检查展厅的卫生情况,我会很细心地将展墙上的笔迹亲手擦掉。我认为,做好一份工作,最关键的就是你要喜欢这份工作,你愿意为了它去努力,去奋斗,去主动学习。所以在最后我们回到学校提交各种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文章的时候,同学们都是绞尽脑汁,不知该如何介绍自己单一的工作内容,而我早就在实习结束前就完成了各种报告。因为展陈处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我在展陈处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我爱我的这份“临时”的工作,觉得每次站在展馆面对来访者,都是一种骄傲。也因为这个得来不易的实习机会,所以我更加珍惜在北京市档案馆实习的每一天。那时候除了工作需要,邀请一些中小学生到我们这里来参观学习。我自己还邀请了朋友和亲人到馆里,学习了解北京文化,增加对北京的认识,并且亲自为他们讲解,把我掌握的知识都传递给他们。

随着知识不断的丰富和接待次数的增多,我能够越来越熟练地为来访者讲解馆藏展品,而且讲解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思。像景泰蓝,起先只知道它的原名“铜胎掐丝珐琅”,与雕漆、玉器、象牙被称为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经过学习,知道了它距今已经有600年的历史,最初为皇宫御用,到清朝后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这种铜的珐琅器始创于明代景泰年间,只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取名为景泰蓝。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北京人,会在接触这些老北京文化的时候,就由心而生一种亲切感,想迫切地去了解它们,并且觉得掌握这种知识非常的有成就感,那是生为北京人的一种骄傲,而这种骄傲也衍生出了一种精神,推动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所以在北京市档案馆实习期间,我觉得我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每一天都是带着满满的期待和那种负有责任的使命感来迎接我的工作,那是元气满格、正能量爆棚的一种状态。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老同志展品档案馆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CCMT2016展品预览(1)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