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挤占的非机动车道何时变宽
2017-08-03张田
张田
2016年,北京的街头出现了第一批共享单车——摩拜单车。随后又出现了小黄车(ofo)、小蓝车(blue go go)、小绿车(酷行)等一系列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这些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广大上班族得到了“解放”,人们再也不用为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而苦恼,因此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也呈井喷式增长。笔者身边的朋友,包括笔者本人都同时拥有几种不同品牌共享单车的app来交替使用。共享单车的使用人群也由最早的上班族、上学族,到现在的大爷大妈们。笔者曾在下班高峰期时,在和平东桥路口处粗粗计算了一下,一分钟之内经过的自行车约有40辆,其中共享单车就占其中的一半以上。由于骑行共享单车人员增长迅速,让已经“没落”的自行车大军,又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盛景,一夜之间北京城仿佛又回到了30多年前人手一车的“自行车王国”的时代。
去年笔者第一次使用摩拜单车上路时,已距上一次骑车有16年之久,时隔10多年的再次上路,不仅让笔者感到有重回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另外还有一份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不安感。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满大街看到最多的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车。据资料记载:“80年代末,上千万人口的北京,就拥有800万辆自行车,高峰时段,东单、西单等路口,每小时差不多得通过两万多辆自行车。”对于这个场景,笔者是有深刻的记忆的。那个时候,父亲带着年幼的我去西单上班,来往都要经过长安街,红灯一亮,密密匝匝、挤挤挨挨的自行车,成排成排停满了路口, “万人骑车”过街的记载,真是毫不夸张。上世纪90年代,笔者也加入到自行车大军之中,家中一辆旧“凤凰”(自行车),一直陪伴着笔者前行,这辆旧车外观虽然并不漂亮,但确实是个“宝马良驹”,10多年下来,依然是闸灵、铃响、不掉链子,凭着这些优点与当时样式时髦的变速自行车也能拼上一拼。每當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时节,笔者就约上三五好友一起骑到郊外游玩,一路上大家是欢歌笑语,轻松浪漫,这些愉快的场景,一直都萦绕在脑海之中。但去年秋天的那次重新上路骑行,彻底毁掉了我昔日美好的回忆,虽然浪漫依旧,但却也是“危机四伏”。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有数据显示:“1995年至2014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4598.11万辆,增长了13倍。”机动车的成倍增长,导致自行车的行驶空间锐减,北京也逐步由自行车时代进入了汽车时代。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机动车的需要,北京的马路是越修越宽,而非机动车道却是越来越窄。解决了机动车的行驶问题后,在哪儿停车又成了一大难题,因此不少非机动车道就变成了靠边停车的“停车场”,在本已不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内再划出1/3来停车,这种规划也许适应当时自行车越来越少的情况。但随着共享单车的急剧增长,其问题就凸现出来。今年4月份,市交通委统计,自去年8月以来,ofo、摩拜、小蓝、酷骑等企业先后投放车辆规模近70万辆,其注册的用户近1100万。如此庞大的单车群体出现在并不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内,其情况可想而知。笔者第一次骑摩拜上路时,明显感到骑行比10多年前危险了许多。首先说说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行时,经常会遇到机动车占道行驶的问题,本就狭窄的非机动车道里就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平板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电动平衡车等,机动车时不时还要借道走一走。在遇到机动车随意停放的情况时,骑车人就不得不绕到机动车道上行驶,此时又会遭到机动车焦躁的鸣笛催促,手忙脚乱地辗转腾挪,好不容易才能回归“正道儿”。遇到这种情况,笔者恨不得肋生双翼,腾空而起。还有一种情况是路面较窄的“小马路”,这种马路没有非机动车道,汽车与各种车辆混在一起行驶,路两旁又都停满两排汽车,只要人流稍微密集,路上肯定堵成一团,骑行人因没有专行道,只得在汽车中间钻来钻去,非常的危险。
这些还只是机动车给骑车人造成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骑车人自己违章造成的,像逆行、抢行,堵道乱停、不遵守交通灯等等。其中骑车人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不遵守交通灯,笔者曾认真观察过:在路口等红灯时,如果路口最前方的骑车人不按交通灯指示直接抢行时,其身后大部分的人,也都会跟随闯灯而过;但如果最前面的骑车人按照红绿灯指示前行的话,其身后的大部分人也会等待变灯后通过。这说明大部分人都对过路口时需要遵守信号灯的指示心知肚明,但盲从性和投机心理,造成了违章行驶的主要原因,许多不可挽回的悲剧也都因此而发生。还有就是逆行,这种违章行为更是害人害己,前文笔者已经提过,在并不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内,有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等车辆,骑行人不仅要照顾前后左右的车辆,还要时刻注意着逆行车辆,这些“逆流”而上的骑车人,不仅不会有违反交通法规的耻辱感,反而将车骑得风驰电掣。尤其是那些在夜间逆行的电动摩托车,体型又大速度又快,而且还一直开着车大灯,强光刺得对面正常行驶的人睁不开眼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正常行驶的人还要躲避旁边的车辆及逆行而来的车辆,想一想都觉得非常可怕。
在行驶途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笔者认为最大的隐患还是电动车。尤其是在当下,我们习惯了各种网购,无论是吃的、喝的、使的、用的,只要动动手指,就会有人送货上门。因此各家快递小哥们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风风火火顶风冒雨地行驶在这座城市中为我们服务,他们辛勤的劳动虽让我们体会到了网络时代带给人们的方便快捷,但他们在路上的野蛮行驶,确实也“不敢恭维”!为了能快速到达各小区,这些快递小哥们不管是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是正常行驶还是逆行,只要方便行走,他们都敢呼啸着从你身边擦过。这种电动三轮车或是电动摩托车,速度极快且声息皆无,只要驾驶人不鸣笛提醒,就算把车开到其他人的身边,也很难察觉到他们的存在,有时只听耳边“嗖”的一声,摩托车就已经开到前面去了。这种车辆如果违章行驶,后果会更为严重。笔者的朋友就经常说:“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最害怕遇到的就是电动车,总担心孩子一不小心,就被电动车剐下来。”昨天笔者还与一位开出租多年的老司机聊天,恰巧聊到电动车。那位司机师傅说:“现在这路上的电动车开得太野蛮,一会儿机动车道,一会儿非机动车道,哪儿能走往哪儿钻,出的交通事故就数他们这些快递员最多。”这些来到城市里送快递的小哥们,每天奔波在各小区之间,繁忙而辛苦的工作并不能让他们换来高额工资,他们如果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而出了交通事故,那就太得不偿失了,不仅要花费时间金钱,而且很可能还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在驾驶电动车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心怀侥幸,到最后害人害己追悔莫及。除了电动摩托车以外,残疾人摩托车、电瓶三轮车、老年人代步车等,到底是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应该在哪条道上行驶?随着自行车大军的重新回归,市交委是否也应该好好考虑,并且解决一下这个难题。
去年笔者考取了驾照,上路行驶时,身份由骑车人转换为司机,所看到的问题也就完全不同了。作为一名刚刚上路的新手,最怕碰到的就是骑自行车的人和行人,他们不仅流动性大、随意性强,而且有些人对遵守交通法规置若罔闻。在过路口时,许多的行人和骑车人根本不看信号灯的指示,直接抢行通过。另外就是那些电动车经常在机动车道上钻行,司机一个躲闪不及就会发生刮蹭甚至更大的交通事故。当笔者不开车、不骑车,只作为行人时,又会经常看到一些司机的违规行为。有少数不自觉的司机为了躲避前方的拥堵,直接将汽车开上人行便道,这些司机根本不考虑行人的感受,只顾自己“勇往直前”,如果行人挡路,他们还会鸣笛催逼行人让路。对于这样的司机大家都非常反感,他们的这种自私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而且还在道德上丢了分数。除了便道上行车,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行为——随意停车。不少司机为了方便自己或朋友上下车,就随意地将汽车停在人行横道或路口处,他们这种方便了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更令人气愤。便道行驶、夜间行车开强光灯、雨天加速行驶、在人行横道上停车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违规行为。笔者深信每一位拿到驾照的司机,都知道这些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但只要没被抓住,许多司机还是明目张胆地违规。在笔者家附近有条鼎成路,此路可以直通四环,因此这条不宽的小马路在早晚高峰时段就常常堵车。一些司机为了节省所谓的时间,经常不排队就直接开上便道,便道上是否有行人,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一脚油门儿就从行人身边扬尘而去。如果行人阻碍他们前行,这些司机还会鸣笛催促行人让路。虽然附近的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至今仍没有改观。笔者认为这些违法司机敢如此猖狂,就是因为这条小马路上没有摄像监控,如果有关部门能认真对待这个事情,安装几个摄像头,这种情况就能轻松解决。
机动车占据非机动车道
由于笔者常常在司机、骑车人、行人这三种身份中来回转换,由此想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遵守每一种身份所要遵守的原则,那么这样的事情也许就会越来越少,社会的秩序也会越来越好。我们有句谚语:“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虽然这形容的是一种自私自利,只顾个人的自私行为,但笔者却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家门前的雪扫干净,那么整个社会大环境是不是也将会变得非常整洁有序了呢?上世纪90年代笔者常听出国回来的人讲,外国没有中国好,那里的人都不讲人情,什么事都按规章制度办。而现在又常听人们说,外国好,外国人的素质都很高,不像国人那么自私。区区几十年,人们的观念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这是因为在外国,每个人的法律意识都很强,每个人都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虽然看起来有些冷冰冰的,但正是有了这些不带人情味儿的法律条文,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每一個人的权益。如果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有序。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