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比较研究

2017-08-03刘学娟王艳阳潘闻燕马国峰黄艳萍杨彦福杨治花郭艳红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通过率前额面罩

刘学娟,王艳阳,潘闻燕,马国峰,黄艳萍,杨彦福,杨治花,郭艳红

·经验交流·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比较研究

刘学娟,王艳阳,潘闻燕,马国峰,黄艳萍,杨彦福,杨治花,郭艳红

目的 比较常规摆位法和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摆位的差异。方法 在治疗的第1次和第21次,分别对接受放疗的10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摆位法放疗摆位,并借助千伏锥形束CT(KVCBCT)分析常规摆位所得的患者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然后采用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对患者进行重新摆位,得到患者采用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对上述得到的2组摆位误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第1次治疗时,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所得患者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无差异。如果以3 mm为界值,常规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0.0%,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6.7%。第21次治疗时,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较常规摆位法减少了患者在X轴和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同时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摆位通过率(93.4%比67.7%)。结论 与常规摆位法相比,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对降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尤其是治疗后期的摆位误差具有一定价值。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前额辅助标记点;锥形束CT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手术是脑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受限于脑功能区结构,多数患者因术后残留需要接受放疗[1]。经过近30年的发展,肿瘤放射治疗已逐渐由常规放疗过渡到三维适形放疗,乃至如今的束流调强放疗[2]。放疗技术精准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对患者的治疗摆位提出新的要求。本研究在以往放疗常规摆位法的基础上,加用前额辅助标记点用于减少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准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术后放疗的1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例,患者中位年龄46岁(35~72岁)。

1.2 放疗定位、前额辅助标记点的设置:患者仰卧于模拟定位CT床上,保证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两侧眶耳线垂直于床面。采用头部热塑面膜固定患者,待面罩冷却塑形后,通过激光定位线在面罩上设置3个标记点。之后采用飞利浦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进行定位CT扫描,扫描范围为全脑。扫描条件为120 kV,300 mAs,矩阵512×512,层厚3 mm,重建图像层厚3 mm。待CT扫描结束后,嘱患者保持原体位不变,在患者面罩的前额中央设置1个标记点,在该点下前额中央相应皮肤上再设置1个标记点,并使用标记墨水加固。首次摆位前于CT室进行复位,采用等中心照射。嘱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保留前额辅助标记点,用于治疗摆位。将患者的定位CT影像传输至Eclipse 8.9放疗计划系统中,由医生和物理师分别行靶区勾画、治疗计划设计,将治疗计划审核后的数据传至加速器。治疗技术采用束流调强放疗。

1.3 摆位误差的获取:利用常规摆位法实施治疗摆位,之后采用瓦里安Clinial IX直线加速器加载的KVCBCT对患者进行扫描,并将获取的KVCBCT和定位CT进行配准。配准采用自动配准+人工调整的方法,获得患者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之后,使用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对同一患者进行重新治疗摆位。本次摆位需要保证患者前额中央的标记点与面罩上相应的标记点重合,余步骤同前。比较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患者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上述步骤分别在治疗的第1次和第21次进行。

2 结果

第1次治疗时,常规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见表1。如果以3 mm为界值,常规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0.0%,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6.7%,X、Y、Z轴方向上未见显著性差异。第21次治疗时,常规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见表2。以3 mm为界值,常规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67.7%,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的摆位通过率为93.4%,在X、Z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第1次治疗时患者头脚、前后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

表2 第21次治疗时患者头脚、前后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比较

3 讨论

以KVCBCT为基础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可以成为评价不同放疗摆位方法的有效工具。采用不同摆位方法进行治疗摆位后,获取患者的KVCBCT图像,并与计划设计CT图像进行配准,可以得到不同摆位方法所产生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种摆位方法的差异[3]。本研究借助这一评价方法,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常规摆位法和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尽管有面罩固定,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摆位误差。摆位误差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面罩与患者头部轮廓匹配不良、患者在面罩固定后仍有轻微的不自主运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重改变造成面罩松动、面罩本身的变形以及机器设备精度等。使用前额辅助标记点主要是从增加面罩与患者头部皮肤匹配程度出发,减少摆位误差。夏廷毅等分析了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运用面罩开窗法(类似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与常规摆位法进行放疗摆位的差异。结果发现,开窗法2例共20次摆位,左、前、右3 个点处的误差值范围为0.00~1.86 mm,平均值加减标准差为(1.28±0.58)mm,超过±2 mm 值的摆位次数为0。常规法2例共20次的左、前、右3个点处的误差值范围为1~5 mm,平均值加减标准差为(2.47±0.96)mm,超过±2 mm 值的摆位次数占总次数的85%。这说明面罩开窗法对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具有一定作用[4]。石梅等探讨了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体位固定中的意义。作者分析了84例脑瘤患者的放疗摆位误差,其中36例加以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A组)、27例常规固定(B组)、21例加以偏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C组),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摆位误差通过率分别为95.2%和93.8%。作者认为中心型前额辅助标记点较常规技术X 轴的摆位精度提高,旋转误差减少,可为脑肿瘤放疗体位固定提供新方法[5]。本研究与上述结果类似,在KVCBCT辅助下,比较了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摆位误差的差别,共有1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入研究,并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尽管首次治疗摆位,采用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摆位误差在X、Y、Z轴方向上无差异,但是,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提高了摆位通过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体形以及面罩本身形状均会发生一定变化。本研究显示,在治疗21次时,再次评价常规摆位法与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摆位中的作用,发现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在X轴及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提高摆位通过率。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前额辅助标记点摆位法可以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摆位的精准程度,尤其是对于提高周期长的头颈部患者摆位准确性有指导意义。

[1] Khan L,Soliman H,Sahgal A,et al.External beam radiation dose escalation for high grade glioma[J].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6,19(8):11475.

[2] Baumann M,Krause M,Overgaard J,et al.Radiation oncology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J].Nature Reviews Cancer,2016,16(4):234-249.

[3] Boda-Heggemann J,Lohr F,Wenz F,et al.kV cone-beam CT-based IGRT:a clinical review[J].Strahlentherapie und Onkologie,2011,187(5):284-291.

[4] 范乃斌,夏廷毅,孙庆选,等.面罩固定不同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3):215-216.

[5] 张丽华,白飞,李捷,等.前额辅助标记点在脑瘤放疗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4):385-387.

10.13621/j.1001-5949.2017.07.0647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R730

B

2017-01-03 [责任编辑]李 洁

猜你喜欢

通过率前额面罩
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Portal Dosimetry验证通过率低故障维修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应用Tomo和Monaco计划系统的剂量学差异及Gamma通过率对比
理想面罩
新时代下如何提高高职机电类专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简单搓搓可养生
基于高职英语教育效果市场化探索研究——以英语AB通过率为例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