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注入 驭质升级
—— 安全驾驶从未有过捷径

2017-08-03马宏河北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汽车与安全 2017年7期
关键词:捷径驾驶员教练

马宏:河北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匠心注入 驭质升级
—— 安全驾驶从未有过捷径

马宏:河北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质量与安全”,这也正是我们的驾培行业所需要实践和提高的方向。我国驾培机构大多数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理论多于行动,缺少实践经验。

我们最需要的是从行为上做到升级。王阳明的心学,传递给我们的核心文化是知行合一。当你没有做到的时候,称不上知道,很多的案例能够告诉我们“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八级地震,有一个学校在一分三十六秒的时间内,两千两百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安全撤离到广场,因为这位校长经常让学生和老师们演练地震后逃生。当时还报道过一位姓袁的女老师为了抢救学生,六进六出,既然她在地震的时候能够进出自如,那么里面的学生为什么出不来呢?因为,在发生灾难的那一刻,人的大脑是空白的,剩下的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和训练出来的行为。这就是训练过和没有训练过的区别,只把理论掌握好是不够的,在大难来临时,对比就极其明显了。我想用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的驾培行业,确实存在这样的诟病。我们都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们也都知道地球上一年因交通事故死亡多少人,我们有的社会学家把交通、车祸、死亡当成文明浩劫,因为粗略统计从二战后到现在,人类因为汽车事故死亡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二战时期死亡的人数。

去年火起来的“荷氏开门法”,而我们研发的机器人教练也有自己的开门法。很多驾培学校在教学中会教育学员右手开车门下车,但是类似事故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我们在教学中为了不让学员忘记右手开车门,于是创造了双手开车门的方法。但是,我们发现这样还是无法让学员养成习惯,无法形成无意识的动作。所以我们的车商设置了一个小开关,当驾驶人开车门左手不按住,这个开关是开不了的。这是我们在进行习惯的植入,重复的练习。美国一个学者说过,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驾驶员培训需要四十几个学时,是能够让学员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做。针对打方向这一行为,我们通过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打方向的快慢和时间点,我们找出三个类型,决定他的通过率和完成率。第一个侧方停车的问题,如果单单打方向的话,是第一次打方向决定了整个科目的完成率。我们的驾驶行为还有很多,比如踩离合对驾驶的影响,踩刹车的深度、挂档的时间和观察的时间,信息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在教学中,人、车、路的信息,全部都在我们的机器人教练的大脑里。我们认为驾驶人培训就是延展人类本能的布道,当安全驾驶变成本能的时候,我们的路况和交通环境会得到很大改善。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却是“不适者生存”。我的观点跟大多数人不一样,在驾培行业中,我不希望一个服务机构以服务去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不是提供舒适的,我们承担着传递安全驾驶技能的责任和使命,如果用跪式服务即使赢得了客户的忠诚,也远远比不上用大爱式的教学和专业去赢得客户的信仰。用爱创造出来的品牌才是企业长久的生存之道。

机器教练的大脑是守护天使,当学员的动作不标准时,机器教练就会对他采取措施,告知学员什么是错误的动作,什么是标准的动作。

素养是安全驾驶的本质,这是法规无法取代的。交通法规再严、再重,只是让人不敢违规,而素养的养成则是让人不想违规。曾经一个被各个大学、EMBA当成经典的学员教育的故事,路易十六的王后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了刽子手的脚,她说了声对不起。这种下意识的行为恰恰维护了人类最高贵的尊严,让所有人对此肃然起敬。所以说,规范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没有任何的捷径,一个在标准、文明的培训机构里被雕刻出来的驾驶员,他的素养一定也是最棒的。

我们的机器教练比人工教练的感知力更强,我相信在我们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机器人教练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聪明。在这个人工智能的崛起时代,我们不能错失良机。上天赐予了我们机器智能的礼物,让我们去纪念因车祸而遇难的人们,让我们去为道路交通安全而奋斗,让我们对零伤亡的目标更有信心。

猜你喜欢

捷径驾驶员教练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睡着了
放弃捷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