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2017-08-02童嘉威
童嘉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逐渐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为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构建高效的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展现数学课堂的魅力,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156-02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表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实际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可以充分展现联系生活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常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①丰富解题方法。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虽然大多都是采用标准化的答案,但是获得答案的方法有许多,学生的选择性较为丰富;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同一问题给予不同的解法,使学生获得多样解法的同时,拓展思维方式[1]。例如学习“角”的概念时,可以对生活中存在的角进行引申,或者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角的概念,让学生共同分析探讨。有些学生借助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认为角是一根被折断的筷子;也有学生认为角是两条线段相交而形成的图形。可以说,多样化认知数学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②提高学习积极性。数学课堂相对沉闷枯燥,学生在学习单调的运算符号与数字时,极易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尤其是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生,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能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免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以“四则运算”为例,这些知识概念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中中缺乏兴趣,易产生疲劳感,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问题中运用四则运算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意识。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解阶段,自学能力有所欠缺,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则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的现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图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是今后学习几何的基础,学生自学能力得以强化后,在未来的学习中会更得心应手[2]。此外,社会中的大多工作都需多人协作配合完成,合作成为成功的关键,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极易忽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只注重学生独立自主思维的培养。而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体验合作的益处,提高学习效率。如学习时、分、秒等时间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统计生活中出现的时间,将小组合作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突出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一)构建合理结构的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构建结构合理的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①保证小组成员的动态性。小组成员可以是组间角色的互换,也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者是按照活动主题的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从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在小组中形成的长期地位[3]。②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时,应该从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出发进行分组,确保各小组学生的层次基本相同,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便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③合理安排小组人数。小组人数多以3~5人为宜,人数过少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人数过多则不利于学生很好地展示个人才能。
(二)准确把握使用情况
在辨析易混淆的概念时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如小学数学中“互质数”和“质数”的概念极易混淆,教师可设计导向性较强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准确把握组合互质数的规律以及正确辨析两者的本质属性[4]。同时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规律,如学习《认识物体》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各组学生堆集所收集的饮料盒、小积木、乒乓球等物品,然后在小组内按照功能分类这些物品,有些小组按形状划分为圆的和方的,有些小组则按制作原材料分为硬纸、塑料和玻璃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那些方的物品是否都一样?是否还能再次分类?那些圆的物品能怎样分类?通过这样的观察比较,学生能够快速准确掌握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的特性。另外,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用于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结论,使学生根据其他同学的解答来掌握知识的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
第一,合作前的独立思考。由于合作学习是以个体需求为基础,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深入认知所要合作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合作交流之前应该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效体验和感受数学,形成对数学问题解决的独立观点,明确合作目标,积极与同伴进行交流,学会辨别和比较,促进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二,合作中的交流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使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表达时做到声音适中、逻辑连贯。同时在合作交流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完整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要点进行准确把握,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收集能力。第三,合作后的反思总结。合作后的反思与总结是学生思维碰撞后的升华及内化,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知识只是假设与解释,而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识,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致使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获取的信息也不尽相同[5]。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协商、讨论,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别人想法的合理性以及自身想法的局限性,然后对比分析其它思想观点,检验自己学习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学习需求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优化授课方式,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准确把握小组合作的使用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合作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21.
[2]张朴.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95-96.
[3]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亚太教育,2015,32:180.
[4]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4,28:57.
[5]展富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 学周刊,2016,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