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的分解研究
2017-08-02卢红兰
卢红兰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所以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源于课程标准。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课时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147-02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所以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必须源于课程标准,因此我们就《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的分解》课题进行了申报和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教师课时目标制定现状:一是教师仅凭以往教学经验教学而忽视课程标准的现象严重;二是有的教师直接照抄课程标准上的教学目标,只关注知识目标,缺少过程方法指导,且知识目标太笼统、不具体,学生不能用以检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三是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单元整体目标在教学中的价值。这些表明课时目标的制定脱离了学生,没有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时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课时目标应包含四大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一、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由于课学目标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结果有没有达到,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课时目标的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叙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因此有的目标表述成“给学生……”或“使学生掌握……”都不妥,应是“学生……”
二、行为动词——需用词清晰、可测
它是行为目标最基本成分,应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行为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测量的特点,陈述的方式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
如“说出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联系”若改为“了解导数和函数单调性的联系”,怎样算“了解”,不够具体,无法测评。
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和辅助手段,如“可以(不可以)带计算器;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根据图示,可以…….”;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
四、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课程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通常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因此除了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的差异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学生的共同程度,如“至少……”、“百分之……”、“完全无误….”。如“至少例举一种事实来证实………”等。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可以回答出一种也可以多种。
那怎样把课程标准要求分解为课时目标,以落实课程标准确保日常教学行为的科学有效性。我们将之分为五步:
第一步——确定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
重点在于认真分析课标叙述句型结构,寻找关键词并对名词、动词进行适当分类。如: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行为动词:“判定”;核心概念:“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第二步——剖析(扩展)关键词
重点在于剖析或扩展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动词、名词)及判别能力重心。
如上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是“判定”,将“判定”归为知识性目标的——理解水平。相应认知层次的行为动词:(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第三步——分析学情/研究教材教参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行为条件是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核心环节,不同的行为条件必然产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行为动词),并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行为条件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可行。有些行为条件是可以实现的,如“阅读课本”、“小组间讨论”、“观看……”、而有些行为条件在一般课堂内是不易实现的,如“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调查”等。
表现程度:不能低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可依据学情、学段向上扩展。
第五步——重构学习目标
完整的课时目标结果要让阅读者只通过目标的阅读就能清楚本节课学生学什么(知识点)、怎么学(行为条件)、学会什么(行为动词)、学得如何(学习结果)等要素。
如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二(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1.通过计算,能准确得出两条直线的斜率。
2.通过作图,观察并发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通过上述过程并在讨论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总结出判定定理。
4.能用判定定理正确解答课本上的习题。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
[2]錢桂荣.植根于课堂实践的课题研究——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的分解与评价研究”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