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高中政治课堂的构建
2017-08-02吴瑕
吴瑕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作了明确要求,同时增加了社会活动的课时要求。这将给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带来不小的变化。活动型政治课旨在“知识内容依托活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将成为更适合的教学模式。本文就目前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作了调查,以此提出构建活动型高中政治课堂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活动教学 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74-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除了明确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外,还把“社会活动”列入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内容,这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带来不小的转变。活动型政治课堂,既贯彻“活动课程”尊重学生地位的理念,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位的理念,通过“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的结合,使知识内容依托活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更适合核心素养培养和改革要求。
目前的政治课,教师也逐渐重视在课堂中加入活动环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了解现行的政治课对活动环节的实施情况,笔者对不同教师的政治课进行了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表,如下:
课堂观察表从活动类型和师生反应维度记录。这里笔者把活动分了四类:对话型活动指通过师生的互问互答中进行的活动;议题型活动指教师指定一个讨论话题学生个人探究活动;合作型活动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的活动;展示型活动指学生展示课外研究成果,可以是PPT形式,调查报告形式,也可以表演形式。学生反应指真实参与思考和活动的学生人数,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类;积极度指学生参与的状态和整个课堂氛围;同伴反应指学生回答是其他同学的聆听或思考或反驳的情况。教师在听完学生回答后的反应,是没反馈还是教师评价,或让学生来评价。
经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目前的课堂活动存在着问题:
第一,形式重于内容。一些活动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而是引出教学内容,预设的痕迹过于明显;有些活动过于突出了娱乐性,偏离活动的教学目标,致使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弱化了活动的教育功能。
第二,学生参与面窄。在大部分教学活动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积极参加整个活动过程,而且往往是固定的几个学生,其余大部分学生只是欣赏者,把活动课当成一节休闲娱乐课。即便是貌似全体参与的小组探究,参与者往往就是发言人,其他学生参与度性不高。
第三,活动类型单一。目前的活动以师生对话和小组探究为主,议题式个人探究和小组展示活动较少。师生的对话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
第四,课堂反馈较少。这里的反馈分非正式反馈和正式反馈。非正式反馈指学生在同伴回答时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这种反馈反应学生对同伴回答及问题本身的专注度,有效的非正式反馈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正式反馈指教师的反馈或教师指令其他学生评价。通过观察发现,课堂上同伴评价很少,教师评价经常十分简略。有些教师只让学生展示答案不做或很少做评价,对学生回答很少做有深度的追问。
总之,因为很多教师只把课堂活动看作一个引出预设知识的手段,为了活动而活動,没有真正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也不在意学生的回答的深层原因;活动缺乏整体设计,未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导下,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活动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搞好设计。首先要确立素养目标导向。在活动设计时不单要将活动与教学目标结合,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还要将活动与素养目标结合,在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其次要对课堂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活动要适当适时适量。适当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情境来设计;适时指选择适宜的时机,有时可以预设,有时也可以根据课堂形式选择适宜时机开展活动;适量指活动量不可多,多了影响教学进度,也阻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把握。再次,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多样。活动形式不单单是小组探究,要将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课堂探究与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课堂上可以安排模拟场景增强现实感,可以让学生表演增加生动性等等,可以通过课前访问或课后调查的方式将课本内容拓展到社会,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走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对话型和个人探究都属于个体反馈的活动,教师要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也可通过学生互评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小组合作和展示型活动中,要求小组分配任务,做到人人有任务,并以书面方式记录工作成果。其次教师要留足活动时间,保证活动的充分开展。这是活动能真正落实,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保证。
第三,做好评价。首先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回答做归纳和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回答的重视。其次,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可以增加同伴互评环节,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而活动型政治课的特点在于将课内知识通过活动形式展开延伸、拓展和深化,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美兰.活动型政治课的价值内涵和实施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12)
[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