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8-02梁石全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反例概念高中物理

梁石全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探讨,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罗星凯译)的《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学与教的指南》一书的启发下认识到:课的类型不同,探究层次不一,学生探究性水平的设计也不同。本文以皮连生教授的知识分类学习论为理论指导,参考了加涅、皮亚杰的有关心理学论著,研究了高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191-02

一、对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通过我们的实践分析,要使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在课堂中顺利展开,同时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最为重要的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研究”极富主体参与意识,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帮助者。个体创造潜能的开发,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探究式教学更应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让学生能不受拘束地思考。课堂探究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要看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在课堂上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没有课堂探究式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探讨问题应是一种常见的情景。教师此时更应注意谈话的技巧,应该是起引导、帮助的作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而代之。

而其它某些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如开放性、实践性并不一定每堂课都能做到。倒是应该做好学习任务分析,把握探究的层次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并不是任何内容都是适合这种学习模式的。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罗星凯译)的《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学与教的指南》[1]中对探究式教学的层次划分值得我们借鉴。课的类型不同,探究层次不一,学生探究性水平的设计也不同。

二、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课的注意问题

1.抽象难懂概念的形成学习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类概念属于上位概念[2]。如动量、电场、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动势、磁场、磁感应强度等等概念,其特点是抽象、学生自主探究存在较大困难。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方式进行教学,应属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概念形成学习[3]。且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概念这一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并没有清晰的陈述性阶段和程序性阶段之分[4],而是可以通过若干正、反例来辩别、概括、抽象出新概念,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陈述性阶段与程序性阶段之间的转化过程,认知水平较高,难度较大。这类课如果采用接受式的同化学习模式,往往学生也感到过于抽象而难以接受,难以将其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因此我们将这类学习定位于“指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内,其特点是教师通过一些事例引导学生明确引入这些概念的必要性,引入这些概念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我们现有的知识,怎样去定义物理量才能达到目的?从而在教师提供正反例的基础上展开以思维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实验将抽象的事例形象化,以利于学生思考,直到最后学生自主地认识到这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方法后,肯定学生的定义,形成概念。

2.为了探究能顺利进行,免入歧途,教学中还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关注学生的起点能力[5]。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必须有一些相关概念作为起点能力,方可进行辩别、概括,抽象出新概念。例如:“动量”这一概念的习得,需要考虑学生是否已具备“质量”、“速度”、“运动效果”等等概念。在进入新课教学之前,不妨花些时间为起点能力作些铺垫。

(2)关注前概念的干扰。某些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是学生习得正确概念的拦路虎。对于存在前概念干扰的概念,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反例加以澄清。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概念的形成就受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这一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前概念的干扰。利用下述反例澄清的效果就很好:取一张纸,裁取其四分之一揉成一团,与另四分之三纸片一起从静止开始落下,看看谁先落地。

(3)精心设计正、反例。概念的形成过程,其关键就是要通过适量的正例,使学生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若干反例,形成分化,才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深化,排除前概念的干扰,使概括的结果正确化。因此,设计正例时要力求例子具有同一性,相关性,准确性,便于学生概括。切忌东一郎头西一棒,把有关的例子在时间上分割开来。正例的无关特征须不断变化,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概括。 而设计的反例要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有助于分化出正确识别概念的细化了的条件。但考虑到高中物理的教学对象已经不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与低年级学生的最大差别是:他们已有对事物的较强的概括和抽象能力,同时也有更多的这样和那样的前概念干扰。经常需要先考虑设计一些反例来澄清前概念的干扰,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前的一些认识是没有排除某些非本质因素的影响所致。而正例的数量可以大为减少,否则可能让学生感觉烦。

问题设计是否恰当,问题梯度是否适宜,在这类课中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突出问题。事实上,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已经和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前面介绍的指导探究和实验探究也涉及问题设计,不过相对容易而已。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学与教的指南》;罗星凯等译

[2]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3]皮亚杰著: 《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 等译 北极星书库

[4](美)加.涅(Gagne,Robert M.)《教学设计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5](美)加.涅(Gagne,Robert M.)《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反例概念高中物理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高中物理实验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古代的时间概念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