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舞蹈教学中科学训练方法探究

2017-08-02杨萍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舞蹈中学生

杨萍

中学生的舞蹈教学以基础训练为主,所教授的舞蹈难度通常较小,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培训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学生舞蹈教学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及放松练习。

在中学生舞蹈教学中通过在训练前进行热身活动并配合舞蹈音乐,能够快速活跃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舞蹈学习环境,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际舞蹈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正确的训練观念指导或者时间紧张等原因,因此往往忽略了热身活动这一环节,而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放松之后,肌肉、韧带以及关节等都处在懈怠的状态,因此未经准备活动就开始进行舞蹈训练容易造成学生肌肉的拉伤。

2.错误的训练方法导致学生身体损伤。

由于错误的训练方法可能导致学生的舞蹈动作错误或者动作不到位,由于舞蹈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因此在实际舞蹈训练过程中没有以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指导,或者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而未对舞蹈动作中的要领进行详细讲解,因此学生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动作,而这种错误的训练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的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等发生错位,甚至还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水,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舞蹈训练。

3.教师易进行经验性教学。

在中学舞蹈教学中,部分舞蹈教师还可能按照经验来开展训练活动,也就是教师将曾经使用过的教学方法直接进行套用,或者将自己之前在训练中总结的方法应用到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在训练中能够合理运用舞蹈解剖学、运动训练学以及舞蹈生理学知识的数量非常少,因此在训练活动中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因此难以达到良好的训练目标。有些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强制性让学生做一些舞蹈动作,不仅难以达到训练效果,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中学生舞蹈教学中科学训练方法探究

1.注重训练方式与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首先要加强舞蹈训练中训练方法与训练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提升舞蹈训练的针对性,与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不同,初中生的舞蹈训练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舞蹈技能为基础,训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通过舞蹈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舞蹈功底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尽量使编排的舞蹈简单化,可以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融入舞蹈理论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舞蹈精神。

2.把握教学的层次性。

在舞蹈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层次性,应该加强学生的基础性训练,也就是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舞蹈技能和舞蹈专业素质,在训练过程中合理运用舞蹈的解剖学相关知识,了解身体训练中的运动路线等,做到科学合理的教学,为学生将来的舞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初中阶段的舞蹈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舞蹈的基本要领,针对舞蹈基础不同的学生开展差异化的训练,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使学生对舞蹈产生排斥感,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

3.重视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意味着在实际的舞蹈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和技巧,同时还应该通过理论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好舞蹈的内涵,能够在舞蹈练习过程中逐渐增强对舞蹈含义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舞蹈动作的基本要领,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素养,进而通过学习舞蹈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中学阶段开展的舞蹈教学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舞蹈功底。中学生舞蹈教学中运用不合理的训练方法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舞蹈产生厌倦,因此在舞蹈教学中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高新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舞蹈中学生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舞蹈课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