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哲学观点解析当今的数学教育
2017-08-02许因会
许因会
摘要:数学哲学,即是关于数学的哲学分析,就数学教师而言,能够促进其对于自身数学观作出必要的反思,对数学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哲学;数学教育;数学观;数学素养
1、前言
每个数学教师都是在一定的数学观的指导或影响下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主要也就是通过学校的数学学习(特别是在老师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数学观念,而这直接关系到了数学的未来发展。因此,了解当今的数学教育现状,并在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联系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阐述相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助于引起数学教师对自身数学观的重视,更好的认识数学,纠正相应的错误或片面观念并实现观念的必要更新,进而能够更好的传播数学文化,提高人们的数学素养。有鉴于哲学思考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数学哲学上从不同观点对当今的数学教育现状加以解析
2、用数学哲学观点对当今的数学教育现状的解析
2.1 数学学习兴趣
实验证明,学生对学科有兴趣,符合他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为了培养学生對数学的兴趣,要用富于趣味性的教材与启发式的教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任意引入超纲的内容及偏题、怪题等,不使学生把数学学习视为畏途。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注意结合社会生活,精心构思课堂导入,重视情景引导,教学过程注意化枯燥为生动等等。
2.2 数学学习的态度与认识
针对数学学习态度与认识,主要是反映学生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因为抽象而不易理解,因为严谨而不容差错,因为严密的逻辑性,所以要遵循无数的公理、定理和公式,在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无休止的的背诵、练习和考试确实令人头痛。“温故而知新”、“熟能生巧”等一些做法所清楚的表明,中国数学教学中对于记忆和练习的强调并与追求深层次的理解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就是指,我们所提倡的并非死记硬背,而是“记忆”与“理解”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有助于记忆,记忆可以加深理解;人们所追求的的也不仅仅是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而是希望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够不断地深化认识,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
学习数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学习数学符号的意义,会用符号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内部的问题,发展符号化思想,养成符号意识。所谓的符号意识就是有意识的运用恰当的符号去表述研究对象,以清晰、准确、简洁地表达思想、概念和逻辑关系的目的。因为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数学的形式化和符号化,对一些概念模糊,因此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
2.3 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数学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中不时地会发现一些未曾遇见的问题,这会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从而锻炼了其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参与层度是数学阅读关注的重点,相对于简约化的听课练习式课堂学习,它更多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经历、对完整而丰富的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也就是荷兰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加强数学阅读能够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便于因材施教,照顾学生差异。
2.4 数学教学的态度与认识
在教学上,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观上的认识,由于数学教育普遍的较为重视数学知识学习,因此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需要通过联系实际,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式的陈旧单一,阻碍了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去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由于教育的规范性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特别的是,尽管也强调了教学的启发性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教师所希望的又总是能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顺利地去进行教学,未能给学生的主动创造(以及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留下足够的空间,特别是,如果缺乏足够的自觉性的话,就更加可能出现教学处于教师的绝对支配之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则受到严重的压制的局面。加上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
2.5 数学教育的认识
数学教学的重要过程则是将数学形式化结构特征的知识予以应用并进行有效地迁移。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学校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得数学成为生活中具体的、直观的东西,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已学的数学知识作为进一步学习新知的基础,通过同化和顺应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求知欲更强,如果教师因自己知识狭窄而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威信,也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更加精深,文化素养更加宽厚。
3、研究结论与反思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具体地说,每个数学教师,无论其自觉与否,都是在一定数学哲学的思想的指导或影响下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必然反映出一定的数学观,任何一次重大的数学教育改革也都必然依赖于数学哲学上的深入思考与分析。
部分数学教师,往往已经通过日常的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念,后者反过来则又对他的研究(或教学活动)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这主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因此,数学工作者通常就没有深切地感受到对自己的数学观念做出认真反思的必要性,更没有能做出足够的努力以纠正相应的错误或片面的观念并实现观念的必要更新。
作为学生,主要也就是通过学校的数学学习(特别是在老师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数学观念,由于,当今的应试教育以及教师的数学观的影响下,没能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造成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数学成绩不理想,以至于对数学不感兴趣。也因学校教育制度及教师、家长理念的管制下,没时间阅读,对自身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对自己的教育观做出必要的反思,及时纠正相应的片面观念并实现观念的必要更新,进而能够更好的传播数学文化,提高人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沈南山.数学教育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