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2017-08-02周晨
周晨
摘 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的课程资源理应得到充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改一改;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添一添;根据季节的变化排一排;把每一册的实验课整一整。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改一改;添一添;排一排;整一整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85-01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会用科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用好科学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改一改
在实验课中,课本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只是一个参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操作,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新使用实验材料。例如,“保护眼睛”一课探究近视眼形成的原因,课本上用蜡烛、厚薄凸透镜和纸屏做的模拟实验。点燃蜡烛固定好,相当于眼睛看到的物体,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纸屏相当于视网膜,凸透镜和纸屏合在一起相当于“眼球”。做这个模拟实验时,很多同学会移动纸屏,因为真正的眼球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是不变的,这样就不能保证实验的严密性。为了保证“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不变,可以把“眼球”换成一个长方体纸盒,让学生在纸盒的一端挖一个孔,相当于瞳孔,瞳孔对应的一面相当于视网膜。在瞳孔的前面点燃蜡烛固定好,在瞳孔的后面分别放上厚、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的凸度大和小。做实验时,在瞳孔的后面让学生先放上厚凸透镜并移动,发现厚凸透镜离蜡烛火焰近,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蜡烛火焰的像。再让学生放上薄凸透镜并移动,发现薄凸透镜离蜡烛火焰远,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蜡烛火焰的像。通过这个模拟实验,学生懂得健康的眼睛晶状体的凸度能变大也能变小,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近视的同学,是牵引晶状体的肌肉失去调节能力,晶状体的凸度只能变大,不能变小,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样学生就非常形象地理解了近视的形成原因。
二、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添一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需要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例如,教学“谁热得快”一课时,探究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除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外,可以添加三个对比实验:用100W的灯泡模拟太阳,让学生左手戴白色手套,右手戴黑色手套,同时放在灯泡等距离两侧,一会儿学生就能感觉到黑色手套的手比白色手套的手要热一些。接着再让学生用两个一样的温度计,固定在泡沫槽内,放在距离灯泡相同的地方,温度计上分别放上同样大的黑白塑料袋,几分钟后学生看到盖黑塑料袋的温度计升温快,深刻理解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最后教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用空易拉罐,去掉头,纵向剪两个对称的宽8cm的长方形,把罐内壁分别涂上黑色和白色,两根一样长的火柴头粘上凡士林,分别立在黑白罐外壁两侧相同高度,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罐内中间,一会儿学生看到粘在黑易拉罐上的火柴先掉下来。这样通俗易懂的实验,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的辐射热多。
三、根据季节的变化调一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不同,造成了植物生长情况的差異教师,教师如果按照课本的编排让学生观察,就会错过对植物的最佳观察时间。这里大多数花开花的时间一般在阳历的4月份左右,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授课时间,有意识地把“植物的花”一课放在4月中旬左右进行,这样就保证了学生能够收集到各种各样的花,当学生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时,个个兴趣盎然,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们学习的劲头高,学习效果特别好。又如,在教学“四季星空”时,教师可以将星空内容重新进行调整,让季节与星座相结合。春天到了,就学习春季星空,提前布置学生晚上找到代表性的星座,有的学生还需要家长帮忙,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引起了家长对科学这门课的重视,比单纯讲解的效果要好很多。
四、把每一册的实验课整一整
每学期结束后,教师都要对每一册科学实验课进行整合,并汇编成册,作为学校的项目课程。通过整合,教师明确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学生知道了观察实验、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理解了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学生能够自主正确地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验。上实验课时,教师也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比如酒精灯的使用,在“杯子变热了”这一课才告诉学生如何使用酒精灯,而学习“食物的营养”,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需要用到酒精灯,提到这一课学习,学生更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酒精灯的使用。
五、结束语
总之,教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做到让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快快乐乐学科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03).
[2]楚江亭,郭德侠.科学课程的认识内涵及实践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