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西厢记》中红娘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017-08-02林逸岚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西厢记红娘变化

林逸岚

摘 要:《西厢记》中随着情节的推动、本性的驱使以及反封建思想的发展,红娘支持崔张爱情的态度由暗到明,态度更鲜明,行动更大胆,形成一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西厢记》;红娘;变化

红娘是《西厢记》中最富光彩的人物形象之一,在崔张爱情发展中起“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但她对崔张爱情的态度并非从一而终,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从冷眼旁观到积极行动的方向性转变,而是程度的加深,支持的态度更鲜明,帮助的行动更大胆。

一、态度变化的依据

在“寺警”之前,红娘对崔张爱情已有同情、理解的态度,行动上也暗地里保护、帮助他们,并不存在方向性转变。依据如下:

第一,佛堂初见时,红娘便留意到崔张二人的“眼角儿留情”、“脚踪儿心事传”。当张生自报家门时,红娘用“先王之道”、“周公之礼”训斥他。这虽然表现出她身上封建思想的烙印,但也含有警告张生不可轻举妄动的用意,客观上为崔张感情的萌芽提供条件。事后她还将张生冒失的“非礼之言”用笑话的方式传给莺莺听,试探莺莺的心意,推波助澜。

第二,“酬韵”一折中,红娘向莺莺介绍“墙头吟诗”的是“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那傻角”,还把年龄、婚配等重要信息透露给她。让莺莺“一字字,诉真情”,完成第一次情感交流。

第三,红娘用自己“从来心硬”,见了张生“也留情”,说明“衣冠济楚庞儿俊”的张生是值得莺莺爱的,“引动俺莺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非表现红娘自己对张生的爱慕之情。

这一阶段红娘行为的自相矛盾、态度的摇摆不定,表现了她既理解和认同崔张二人合乎本性的相思爱恋,又不得不顾忌老夫人“行监坐守”的命令和“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以至于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其行为结果对崔张爱情的积极影响远超过消极影响。这恰恰反映了在人追求自由爱恋的原始冲动面前,封建思想是如此不堪一击。

在老夫人“赖婚”之后,红娘对崔张姻缘的支持更加胆大而坚决,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

第一,老夫人使她请张生赴宴时,她马上想到“若非张生妙计呵,俺一家儿性命难保也呵”,称说“张君瑞合当钦敬”。在替莺莺探望张生的路上,她又称赞张生“一封书到便兴师,显得文章有用,足见天地无私”,指责老夫人“夫人失信,推脱别词,将婚姻打灭,以兄妹为之”,使得“两下里都害一样相思”。此时,红娘对张生的态度从“傻角”到“钦敬”,好感更进一步,从为莺莺嫁得如意郎的角度考虑,她更加认同崔张的结合。

第二,“琴心”一折中,红娘主动出主意,给企图“寻个自尽”的张生指明一条与莺莺暗合之路。她以“夫人寻小姐哩,咱家来去”的借口,有意回避崔张幽会;又主动“瞧夫人一瞧便来”,替他们站岗放哨,使莺莺进一步感受到张生的“志诚种”,要红娘去劝张生“再住一程儿”。

第三,“拷红”一折中,红娘大谈“信义”、“家谱”等封建意味浓厚的说教,对崔张感情只字不提,抓住老夫人性格中维护礼教和家族两个焦点,以信义之道,明之以理,以家谱之辱,晓之以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反对‘背信弃义是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爱情的幌子”。因为,在以孔孟之道为正统的封建社会,红娘作为一个底层劳动妇女,大字不识,不具备借助封建思想达到反封建目的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境界。相反,由于没有正式接受封建教育,她对孔孟之道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而这种表层的理解、机械的思想复制在崔张深沉的爱恋面前很容易松动,更在“赖婚”这一本身违反封建道德的行为面前土崩瓦解。我认为,红娘不苟同老夫人的“背信弃义”是真心的,支持崔张自由婚姻也是由衷的,两者不应该混为一谈,把“背信弃义”当做幌子更是妄加臆测的阴谋论。

第四,郑恒捏造事实来抢亲的时候,面对老夫人的顺水推舟、莺莺的无力抗争,红娘挺身而出,揭穿阴谋,“拆白道字”与郑恒“辩个清浑”,批判他倚仗家世,仗势欺人,说他是“浊世小民”,旗帜鲜明地站在张生一边。

二、态度变化的原因

关于“寺警”之前红娘支持崔张爱情的原因,我不认同段启明的阶级属性决定说,也不认同幺书仪等的利己主义说。我认为,红娘撮合崔张的原因,不可全部归结于对张生的感恩之情,而忽略反封建这一思想核心。同时,简单地归因于同情、忠诚等某一性格侧面是不恰当的,看作“见义勇为”之举更是有失偏颇。因为这些观点否定了红娘对自主爱情的支持,仍囿于封建伦理道德范围,忽视其思想解放特性。无论是“寺警”之前的暗中支持,还是其后的鼎力相助,都归根于她思想解放的特性和侠义善良的性格的充分张扬,是反封建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1.察言观色

善于察言观色成为红娘撮合崔张的外在条件。徐渭评语:“读‘灵犀一点,红是大国手……读‘忒聪明数语,又是鉴赏家”。她对莺莺心理的熟稔,对张生心意准确无误的把握,使她非常理解张生的冒失急躁和莺莺的“假意儿”,也能在不过多逾越家规纲常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时机,推波助澜。在“拷红”一折中,她利用老夫人维护伦常胜过爱护莺莺的心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扭转局势。

2.菩萨心肠

“菩萨心肠”是红娘保护崔张姻缘的内在性格动因。张恨水称赞道:“真英雄事业,菩萨心肠也。”她的善良慈悲,使她“可怜见小子”时,不禁同情饱受相思之苦的张生;又出于对莺莺的爱护,由衷地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意“将这角门儿世不牢栓”,“做了一个缝了口的撮合山”。

3.侠义气概

侠义气概是她由暗转明,坚决支持崔张爱情的主要原因。粱適硕人指出:“红固女中之侠也。”她目击了老夫人的无信,以及由于这种无信造成的崔张二人的痛苦,正义感触发她骨子里的侠义气概,使她挺身而出,为崔张的美满成合据理力争。

4.反封建思想萌芽

争取自主爱情和自由婚姻、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火苗熊熊燃烧,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成为她思想的主导,使她战胜摇摆不定的心魔,坚定地站在崔张一边。她对张生该帮时热情地帮,该讽时及时地讽,该笑时大胆地笑,正是出于对封建阶级的虚伪和腐朽火一样的嘲讽,帮助崔张结合的过程,也是红娘思想解放的过程。

綜上,我认为,随着情节的推动、本性的驱使以及反封建思想的发展,红娘支持崔张爱情的态度由暗到明,态度更鲜明,行动更大胆,形成一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思想的变化丰满了红娘的形象,使她成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猜你喜欢

西厢记红娘变化
红娘的“心计”
为什么《西厢记》天下夺魁
“红娘”称呼的由来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西厢记》赏读之一:惊艳
日本对明刊本《西厢记》的版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