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建设

2017-08-02杨岚清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整合信息技术

杨岚清

摘 要:在现代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与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的应用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教育中也较多地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会使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扩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时从其相互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迎合现代学习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现代技术教育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及传递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谈信息技术在小这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存在的误区

1.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

如果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合性。因为我们运用的课件大多是面向年级较小的孩子,认知水平不高的学生设计的,课堂容量大,教学密度大,往往令学生眼花缭乱,失去运用价值,要想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实效,首先应该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个体特征,想一想自己所占有的教学资源有多少应该用,应该怎样用,如何去设计,如何去组织,如何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教学过程以课件为中心,偏离教学主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应是辅助,即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中所有的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大量板书、画图的时间,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对于我们大部分教师来说,都使用“流水型”模式课件,教师只要轻击鼠标,就可以顺利完成操作。

二、恰当的运用

1.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料、动画、图文等。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材中涉及内容比较多,知识也比较广泛,可以说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课文中的许多人物故事、科学知识、自然现象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涉及方方面面,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因此,要想更好地学好语文,必须做好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查阅相关“东方之珠”的资料,有个客观的印象,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经过学生的查阅资料,学生会了解到“东方之珠”就是香港,然后从网络上可以浏览香港的各种资料。

4.对突破重难点起到关键作用

重难点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抓住教材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无法通过文字来理解,此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展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场景,又能设置一些教学悬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航天飞机》一文,对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的描述: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有的学生想象不出,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出示一架“航天飞机”,让学生观察其外形,便一目了然。还有让学生理解航天飞机的“飞得快”这个特点时,我们可以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看“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的距离,再比较“普通飞机要飞行4个多小时,而航天飞机只要7分钟”来说明航天飞机速度快。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

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苦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随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学生之所以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写作素材。现在,有信息技术的视频、图片辅助,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如《为动物设计名片》,以乌龟为例,首先出示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观察乌龟的外形特点,并相机板书,再指导学生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接下来播放一段“乌龟的生活习性”方面的录像,让学生对乌龟有总体印象,然后指导学生根据录像组织语言,说一说对乌龟的了解。有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录像,学生写起乌龟来也得心应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又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

综上所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實验稿).

[2]北京教育技术研究.北京市电化教育研究会.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4]新课标教案·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延边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整合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