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源较差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性

2017-08-02罗重玲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

罗重玲

摘 要:在广大生源较差的西部地区高中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严重脱节,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现象尤其突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成为高一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本文阐述了从充分了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正确认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区别、注重知识的生成和体系的完整性三方面来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源较差;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有效性

在广大西部地区的高中学校,生源较差的现象及其普遍,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突出,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过难过深,他们很难理解高中教科书中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很难适应高中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因此,对于我们生源较差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是影响高一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那么,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

身为高中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降低教学要求。

二、正确认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区别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阶段,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广度、深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与初中化学存在根本区别。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一师生的首要认识。

1.知识认知要求不同

由于教材改革的影响,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属于典型的启蒙性教学,知识趣味性高,覆盖范围广,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高中化学则是初中化学的延伸和深化,知识面广,学习的难度骤然加深。

2.教学能力要求不同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选择读理科的学生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差异。

3.学科考查形式不同

化学中考题课本上的原题再现的比较多,难度也不大,学生的化学成绩都很理想。化学高考题则是在“能力立意”为主的原则下重学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社会与生活,充分体现学科价值,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难度大。

另外,在广大边远地区的初级中学,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一般是机械地跟着老师学习,欠缺理解和灵活,好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升入高中后,要面对高中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新的化学知识就更加茫然不知所措。

三、注重知识的生成和体系的完整性

在充分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在衔接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生成和体系的完整性。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在教学中必须先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知识,即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总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从化合价升降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进一步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偏移。这样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设计就很完美。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于各种元素和原子团的常见化合价并不熟悉,所以我们应该先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再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最后在习题中再要求学生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

四、补充、归纳和总结相关知识和方法

在高一新教材开课之前,要安排6~10节左右的课时对初高中教材衔接的空白点且不易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的补充和归纳,达到补缺补漏,又对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高一化学的学习做好良好的知识储备。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需要补充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②酸、碱、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

歸纳总结并要求学生熟记以下内容: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等。

总之,对我们广大生源较差地区的高中学校,做好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学好高一化学的关键一步,希望引起广大师生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