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2017-08-02张明旭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张明旭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下面就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产生了兴趣,它才能激发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进行深入思维活动。寓教于乐,进而主动参与学习。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动机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9的认识》时,在导课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在开大会,同时课件播放:他们陆续走进会议室,一只老虎进去了,两只狐狸进去了,三只长颈鹿进去了……八只小白兔进去了,当九只小松鼠进来时,有的学生就不会数了,我就让小松鼠自己介绍,同时出现一个大大的“9”,把“9”的读写法也牢牢掌握了,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再如:“平移”一课中,教师电脑出示:奥迪图标、电梯、风车、窗户移动、跳跳青蛙、旋转门等的动态过程,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到数学就在身边,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的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但对于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展示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兩部分合并起来,再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边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数形结合。所以,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图形转换,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学习不是简单地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拥抱现代教育技术,接受挑战,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下工夫学习课件设计与制作,合理而恰当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三角板、模型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数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杰.信息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的整合[J].赤子(上中旬),2017(04).

[2]沈一帆.“翻转课堂”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变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1).

[3]王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4]刘建,徐妍.基于小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