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17-08-02齐晨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合作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齐晨

摘 要: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特点,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来对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模式进行改变,而如何利用合作学习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探索

一、前言

合作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中逐渐发展演变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按照特定的组合来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完成所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合作学习模式的主体,需要注重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而教师在这种学习模式中,需要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发挥出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效果。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

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是进行合理的学生分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应试教育的缺点,实现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按照座位来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方法过于盲目,缺乏合理性,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需要按照以下方式来进行分组: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分组,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其知识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对这些因素考虑就盲目的分组,不仅会对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以上分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另外一个方面,教師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实现求同存异,也就是说需要保证小组内学生学习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同的范围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如果小组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较大,那么其整体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最后,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之后,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进行,需要安排组长来对小组进行管理,在明确好组长的责任和义务之后,才能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建立组长考核制度,通过竞争的方法来竞选组长,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此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三、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机制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还不足,不能全面的掌握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为了保证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发挥出其主要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机制,同时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合适的引导。比如说在对《认识图形》这一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组长可以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课堂回顾,在对各个图形的特点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带领小组成员动手操作,制作出不同类型的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其发现生活中的图形,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内容。

四、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是支持合作学习模式正常开展的前提,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抱有期待和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采用情景设计的方法,通过设计教学场景,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说在对《认识三角形》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提出什么是三角形、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之类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使学生收集或者记录一些生活中三角形的图片,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将这些图片播放出来,这样的情景设计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准备好材料之后,教师可以对这些材料进行展示,在提升学生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创建教学情境,比如说分发一些小棒之类的材料,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来建造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动手操作环节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互相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东西比较牢固,从而引导出关于三角形稳定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使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讨论。

五、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抽象复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会由于这样的原因,导致提不起精神,基于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合适的竞赛活动,激发各个小组之间的活力,在面对竞赛的时候,各个小组都会呈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在实际竞赛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进行更加良好的配合,以此来所面对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有的作用。在采取小组竞赛模式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竞赛机制的把握,保证竞赛题目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对于获胜队伍来说,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对于失利队伍,教师也需要进行及时的鼓励。

六、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管

合作学习不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学习进行自由安排,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在目前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小组交流过程中谈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或者小组交流的方向与学习方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这样的合作学习情况不但影响学习效率,同时也浪费了教学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管和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周围进行观察,这样不但能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把握,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可以将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在全班进行解答参考,实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七、结束语

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1):104-10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合作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