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体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2017-08-02刘玉江

速读·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中学生体育教学

刘玉江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中学生体育的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学生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本文主要从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出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教学方式方法;重要意义;教学改革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中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够提升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因此,个性发展与体育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一、中学生体育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

(一)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体育竞赛中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点满足了中学生的好胜心理。体育学习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例如,体育游戏、体育竞赛、体育测试等,竞争机制使每个参与的同学都处在竞争的氛围内,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增加其竞争力。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积极面对挑战,投入到竞争活动中去,展现自我能力。

(二)有助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主能力是指不用依赖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力解决事情的一种综合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较为枯燥的学习活动来讲也是必不可缺。自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减少疲惫感,厌倦感,能够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中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想要做到让学生注意力集中,高质量的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对中学生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有助于学生性格的发展

性格决定了人对于客观事实的看法与态度,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对于性格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项目,从而改变自身性格短板。例如,体育项目篮球,作为团队竞技项目,对于个人的要求必须要具有灵活、果敢沉着、注重集体的良好心理品质。参加这种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优柔寡断的学生来讲,经常参加此类活动,能够有助于其改变其自身的性格弱点,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

(四)有助于意志力的培养

体育运动对于意志力有着极大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中,要求中学生必须客服自身的种种困难与障碍,对自身进行约束。想要得到胜利,必须要学会坚持。因此,体育运动中能够磨炼中学生的意志力,有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最主要形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多重教学环节,各个环节中都应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教师教学活动中,应注教学联系实际,对于不同学龄层次的学生,从她们对实际生活的认知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其参加适合于自身性格的体育项目,设立与之匹配的任务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愉快的和谐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可通过教学方法优化的方式来达到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据权威调查,单纯的喜欢教师通过讲授的方面来学习知识的学生,只占到9%。一味的运用讲授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甚至对课程失去兴趣,导致中学生排斥体育课,走至恶性循环。因此,除讲授法外,应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发现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由教师完成授课部分,然而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全过程由学生来完成,因此学生应处于主体的地位。在过去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作为中心完成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所以,在体育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时,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发掘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动性,激发其自身的潜力。在实施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遵循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以教师为主导,科学的、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能够提高对事物或者某项活动的积极性,有浓厚的兴趣往往能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较为枯燥的体育运动来讲也不例外。培养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疲惫感,厌倦感,能够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通常使用竞技或者讲授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使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有些中学生产生逃课等行为。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成为了重要的课程目标。这要求在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要形成一个平等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在课程中,更多的选择趣味性比较大的体育项目,提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体育课堂针对全体学生,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关注。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学生的情况是各异的,所以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与安排教学内容时都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需要做到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使每一个月生都能够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树立整体的目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将目标分解,寻求达到目标的方法。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注意事项

由于学生自身的情况不一,虽然教学活动具有计划性,但是实施过程中确实复杂多变的。因此,在培养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应注重以下问题。

(一)要保持教学的灵活性

学生素质各异、教学活动中突发情况不可预见,因此要保持教学的灵活性。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对于案例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教条,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

(二)保持长久性

良好个性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学体育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下去,不能够急于求成。在实际中学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个性可能因为成绩、个人情况等种种因素积极性备受打击,这个时候往往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对全体学生的培养

应对学习成绩不同层级的学生一视同仁,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同时,应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体育項目中来。引导学生寻找到最适合其自身的体育项目。

四、结束语

新课改所提倡的体育教学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有很多观念上的突破。对于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更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建设一支数量够、能稳定、具有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体育项目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与之适应的学习内容,促进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生个性的发展上,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具有高尚品格,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传飞.中学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D].课外阅读:中旬,2011(10).

[2]赵猛,李占平,高原.实施体育分层教学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3]杨锋,刘静.我国普通中学体育教学环境评价体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10,(09).

[4]王玉兵,赵在民.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0,(09).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中学生体育教学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