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问题

2017-08-01李雪娇

青年时代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转化

李雪娇

摘 要: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化问题就是有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的德育文化。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对民族力的凝聚,民族精神的振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待传统德育文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给予传统德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对其进行现代化转化,创造出符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民族特色的德育思想。

关键词:传统德育思想;转化;现代德育;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德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完善、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德育。启孔孟老庄, 中经玄佛道教, 下迄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完善、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德育。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统德育思想,对于个人的全面成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德育思想形成的环境实在我国封建专治的较为落后的文化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在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的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对传统的德育思想需进行创造性地改变和继承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概述

中国传统德育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传统德育的内容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古代个人修养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在整个德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有深刻的影响。所谓“仁”,这是中国古代最高道德标准,其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也就是要求人们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注重惠于他人,淡化自己得失;所谓“义”,这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其基本精神是社会本位,也就是要求人们在面临义利冲突的时候,以义为重,以利为轻,不以利损义;所谓“礼”,这是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伦理道德规范的总和,其基本精神是讲究等级、有序、和谐,也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注意必要的礼仪、礼节、礼制,懂得待人、接物、处事之道;所谓“智”,这是道德智慧和道德理性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理智、理性、智慧、学识、明辨、远虑。也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所谓“信”,这是立人之道,也就是要求人们要求真、诚实、守信。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特征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丰富的内容,还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森严的宗法尊卑制度

中国文化伦理观念是从最基本的血缘关系中发展起来的,“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1]非常注重伦理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尊卑制度。强调人是受之于父母的,父母之恩不可不报,并以此向前推进,“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报父母之恩推及到报君王、国家之恩。中国古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注重人与神的关系,而是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提倡爱家人、爱邻居、爱民族、爱国家。认为君子应该“笃于亲,忠于君”,并报效国家。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一的局面,对“三纲”伦理观念的传播与宣扬十分注重,要求“夫为妇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还注重通过文化专制来达到统一人们观念的目的,通过统一规定的科举考试内容,如“四书”、“五经”及“朱子集注”来培养统一为“君”服务的人才。

较为森严的宗法尊卑制度,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在儒学中所提到的孝悌忠信,就是反映了古代的宗法尊卑制度。宗法尊卑制度适合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格局要求,以血缘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仁学”为核心的儒学,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对封建大一统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仁学”为核心的儒家注重人的德育培养,将至善作为人的最终目标,这必然导致德育至上,注重人的德育培养是中国传统德育的基本特征,科学技术的培养一直在传统教育忽视得地位。

(二)重视德育培养

中国古人至始至终重视道德,有时甚过自己的生命,提出了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恭敬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體系,认为一个人应该“入则孝,出则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不仅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还提出了许多自觉修养德行的方法,如孔子提出的“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孟子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内心修养方法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专心致志”;加强道德修养必要性的言行如傅玄的“中国所以常制四夷者,礼义之教行也”;王守仁把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定位于道德教育与修养,“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2]。重视礼仪也是古人价值取向的又一特点,孔子曾说过:“非礼勿施,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礼,一方面表现为封建“礼教”;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恭敬态度和行为方式,它可以施之于父子、君臣,也可以施之于一般老百姓和朋友之间,子对父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3],没有礼就是不孝。君臣之间,臣“事君尽礼”,朋友之间也必得“近于礼,远耻辱”。

(三)注重自我修养

中国德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进行自我修养,有由道德认知到情感认同、意志锻炼直至行为践履,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离不开自我修养和对修养方法的具体选择和准确把握。历代教育家不断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有效合理的自我修养的方法。

一是读书为学。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4],古代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将读书作为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使得中国传统德育教育基本以伦理理性教育为主。

二是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沦语·学而》),通过每天不断的反省,不断检查自己今天的行为是否合乎礼仪。“君子必慎其独”,《大学》中也要求人在独自的时候也要求行为合乎礼仪。宋代朱熹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儒家自我反省的德育方法——“主敬思想”,就是“内无妄想,外无妄动”,这是对“克己”“慎独”等修养方式的进一步总结发挥。自我反省的方式体现了人民注重自我评价的重视,必须将外在的德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才能发挥作用。

三是提倡逆境磨炼。孔子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暗示一个人在逆境中更能修养砥砺品行。孟子将提倡逆境锻炼思想更加升华,他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入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人在逆境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越挫越勇,奋勇直上,实现自己德育质的变化;二是被挫折打败,自暴自弃。孟子提倡前者。这种修炼方式,激励着万千中国人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抛弃,直面挫折。

四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宋代理学家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知而不能行就等于不知。但“行”而不知,仍然不能算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言过其行,这对于君子来说是一种大的耻辱。“言顾行,行顾言”(《中庸》)则被视为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在德育意识转化到德育行为的过程中,是否知行合一,仍然是德育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三、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化是现实所驱

(一)传统德育思想存在弊端

1.传统德育模式是单向灌输、渗透的,带有明显的居高临下的强制色彩。在教育观念上,其体现为保育主义、干涉主义,学生只能消极地接受制约,被动地服从。它依赖于人为建立起来的教师权威的高势能。而当代德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对道德主体性和对道德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研究指出,灌输的本质不在于内容的合理性,而在于方法的不合理上,它无视或间接阻止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力的发展。健康的德育是反对灌输教育的。健康的德育强调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有着自己特定规律的过程。它倡导多向交流,重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创造的交互影响,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自治、自立、自制、自动、自理的意识,激发学生产生亲切、真诚的主动参与欲望和激情。

2.传统德育模式是外加的机械训练。它要求学生通过示范和模仿,以呆板、枯燥的規范作反复、简单的操练而研究认为,现实的社会情境显然比具体的道德规则包含更为丰富、更难以预料的内容。因此,我们强调必须注重在多元化的活动交往中发展自己的道德情感、道德能力,如道德判断力、道德体验力、道德抵制力、道德实践力等。当代德育模式更提倡内化、实践与主动创造,并格外强调集体的能动性与创新精神,在社会生活中层开各种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

3.传统德育模式是封闭的、保守的、滞后的,以培养受教育者不干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正常秩序为最终目的,而当代德育模式是开放式的。首先,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需要接受学生的检测。其次,特别强调不仅应该承认一切道德价值体系都是在新陈代谢中谋求发展的,而且要承认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抛弃旧道德观点,接受新道德观点的过程。当代德育,更鼓励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以敏锐的前瞻性、积极的参与感,提出别人从未提过的创造性思路,创造性地开辟更新颖、更丰富、更广泛的德育活动领域;提升更完美、更完善、更高尚的德育情操与德育境界,在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对社会发展作出更积极的创造性贡献,更强调个体自觉的超水平的创造发挥。

(二)现代德育面临的挑战

1.受西方文化影响大而忽视了本国文化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仍在延续, 西方文化快速发展, 对我国独特性民族文化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民接受世界文化和各国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获知速度越来越快, 获知内容多而杂。人们很难鉴别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尤其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思想容易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另外多元文化的交融,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对他国文化的盲目随从,比如说过情人节的比过七夕的多,“崇洋媚外” 思潮的严重化将影响我国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信仰。

2.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不够

在现实社会中,受经济社会物质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就业的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培养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迫于社会的压力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技能培养,虽然技能素养的培育无可厚非,但如果因此疏忽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则显得教育失衡。学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忽视,导致体制不全,制度不完善,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承,进而影响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中国传统德育现代转化的路径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时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中国传统德育有弊端,有深刻的历史烙印,有的东西已经成为过时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德育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们当今德育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下,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就会失去历史的依据,就不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只有深刻认识到传统德育的重要性,结合现实,对其进行创新和转化,这样我们的德育建设才有强大的文化底蕴,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全民族,释放民族潜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以正确态度对待传统德育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都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合理规范。虽然传统德育存在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糟粕,有深刻的历史印记,但是我们要尊重和高度重视传统德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新时期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不能数典忘祖。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 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在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如既往对传统德育思想的高度重视,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

(二)找准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结合点

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有机结合,需要找准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即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共同点的基础上的。如古代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爱国精神, 就有相同相融之处, 古代众多的爱国思想和事例,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对于我们当今的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古代社会社会德育价值观的践行,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古代提倡民富国强,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国力孱弱,民不聊生,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甚至陷入混乱和动荡的泥淖。反之,富强所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资料和多彩的精神生活,会令人对政府倡导的价值观产生由衷的认可和称许,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提倡富强、民主,只有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群众基础。由此可见, 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 对传统德育在现实情况下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 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 强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实现不了传统德育现代转化的目的的。

(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创造是一个民族不解的动力,只有不断创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赋予传统德育价值新的生命力,这是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重要举措。因为传统德育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传统德育思想具有双重性,即传统文化具有精华和糟粕并存的特点。就是在精华较多的部分,也会有糟粕的出现。我们要清楚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性,尊重和重视优秀德育思想,抛弃落后的德育思想,挖掘优秀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将传统德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得传统德育焕发生机,创新和继承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化。

在文化多元性的大环境下,我们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建设,需要从中国传统德育这个源头出发,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我们才会创造出优秀的、有民族特色的德育建设体系,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不被其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所同化。“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6]。

参考文献:

[1]《周易.序卦传》.

[2]王守仁.《王文成公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3]《论语.为政第二》[M],北京:中华文联出版社,2016年.

[4]苗春德.《宋代教育》[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5]孟子.《孟子.告子下》[M],北京:中华书局.

[6]江泽民.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R],《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2152页.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转化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