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考释

2017-08-01杜汉超

草原文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北齐墓志

王 萌 杜汉超

(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内蒙古博物院)

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考释

王 萌1杜汉超2

(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内蒙古博物院)

郁久闾伏仁墓志 北齐 隋代 职官 仕宦

最近研读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所收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志文所述郁久闾伏仁家族世系较详,可补史阙。志文又涉及柔然称号、姓氏与降附中原政权的柔然王室成员姓氏与籍贯之变迁、柔然官制、北齐地方官员任职之权力组合、隋代宫廷禁卫机构、齐周隋政权对待异国归降王室之政策等重要史实,且可与北朝至隋代史事相互印证,故有必要检对史籍而予以考释。

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标题“□□□□□□左亲卫郁久闾伏仁墓志铭”;志文十六行,满行十七至二十四字不等,正书,铭文缺佚,疑在志阴;志砖长32.8、宽32.5厘米①(图一)。

该墓志的著录成果有:赵万里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②、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纂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九册隋③。

为研读便利,兹将墓志全文迻录如下:

□□□□□□左亲卫郁久闾伏仁墓志铭

君讳伏仁,本姓茹茹。夏有淳维,君其苗裔。魏晋以来,世长漠北。阴山以北,丁零以东,地广兵疏,无非国有。高祖莫洛纥盖可汗,英才天挺,雄谟秀立。部落番滋,边方无事。曾祖俟利弗,祖吐万度吐河入弗,父车朱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太常卿。太和之时,值魏南徙,始为河南洛阳人也。改姓郁久闾氏。

君即公长子也,幼□风神,生更岐嶷。波澜不测,墙□难□,□□金驹,□□□旦。齐武平五年,年甫十岁,乃堪德政,授给事中。裘裳黻衣,簪缨已袭。豈宜张良之子,功垂典籍;甘茂之孙,早□□印。及初平东夏,杞梓无遗。西徙入关,迁都督。周鼎既移,大隋承运。春官式建,文武斯择。开皇元年,入为亲卫,参陪□□,容□□□阶墀,方为股肱□志。□天地不仁,奄然遘病,盛年夭□□□呜呼,以十月四日亡于私第,春秋廿有二。以开皇六年岁次丙午十月戊申廿二日庚申葬于长安城西六里杜村西。呜呼哀哉,乃为铭曰。④

一、墓志所涉柔然称号姓氏与降附中原政权的柔然姓氏与籍贯之变迁

1.墓志所涉柔然称号姓氏之变迁

按《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自车鹿会时,车鹿会所领部众自号柔然,北魏太武帝以柔然“无知,状类于虫”,乃给其以“蠕蠕”这一歧视性称呼。检核《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北齐亦称柔然为“茹茹”⑥。据《宋书》、《南齐书》,江南政权称其为芮芮⑦。

图一 《郁久闾伏仁墓志》拓片⑤

柔然可汗家族之姓氏为郁久闾氏,简称闾氏。然志文所载郁久闾伏仁源出之柔然“本姓茹茹”,检对《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与《隋书》以及《元和姓纂》有关中古时期北方柔然后裔“闾”氏之记载,活跃于漠北以及降附北魏等政权的柔然成员皆无姓氏为“茹茹”者。但由宋代学者所言“蠕蠕入中国为茹氏”⑧来看,北朝至隋代,部分降附于中原政权的柔然成员及其后裔以“茹”为姓氏,据此,本文认为志文所载郁久闾伏仁源出之柔然“本姓茹茹”所指应为早于郁久闾伏仁之其他柔然成员降附中原后所改之姓氏。

2.墓志所涉降附中原政权的柔然王室姓氏与籍贯之变迁

志文在叙述郁久闾伏仁之父郁久闾车朱浑仕宦事迹之后,续载“太和之时,值魏南徙,始为河南洛阳人也。改姓郁久闾氏”。从志文字面来讲,郁久闾车朱浑值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之际籍贯改为洛阳、姓氏改为郁久闾氏。但据志文所述郁久闾伏仁卒于隋开皇元年(581),卒年22岁,则可知郁久闾伏仁生于559年。据此,郁久闾伏仁之父郁久闾车朱浑之生年最早约相当于北魏末期,则其不可能活跃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所以,志文所载随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籍贯改为洛阳、姓氏改为郁久闾所涉及之柔然王室成员应为北魏孝文帝及其之前降附中原者。

归附北魏的柔然王室成员,籍贯本应为漠北柔然之地域。按《魏书》,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代郡为其籍贯所在。所以,入魏后且经历孝文帝迁都之际的柔然王室籍贯,经历了由代郡到洛阳的转变。由《魏书》卷七下《孝文帝纪下》所载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诏规定“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与《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所载“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国之从魏者;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来看,以太和十九年为界,此前,代郡平城为附魏之柔然成员籍贯;此后,河南洛阳成为附魏之柔然成员新籍贯。

二、墓志所涉郁久闾伏仁诸祖及仕宦经历

志文云郁久闾伏仁高祖为柔然莫洛纥盖可汗。稽核《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柔然历史上有郁久闾大檀,号为牟汗纥升盖可汗;有学者研究认为志文中莫洛纥盖可汗即《魏书》之牟汗纥升盖可汗⑨。据此,郁久闾伏仁高祖应为郁久闾大檀。

志文又载郁久闾伏仁“曾祖俟利弗”。检核《魏书》、《北史》,柔然可汗系家族成员常出任“俟力发”,如《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所载孝明帝正光年间,“(郁久闾阿那瑰)族兄俟力发示发卒众数万以伐阿那瑰”与“阿那瑰来奔之后,其从父兄俟力发婆罗门卒数万人入讨示发”。据研究,俟利弗是俟力发的异译⑩。由此,首先,“俟利弗”乃是郁久闾伏仁曾祖所任柔然职官之名;其次,俟利弗职掌军事权力,甚为重要,是柔然官制系统中的重要职官。

志文云郁久闾伏仁祖父“吐万度吐河入弗”。按北朝后期至隋代有关降附中原政权的郁久闾氏成员之先祖表述,多为姓名与所任柔然职官之组合,所以,“吐万度吐河入弗”应为郁久闾伏仁祖父之名与所任职官之合称。

志文云郁久闾伏仁父郁久闾车朱浑在北朝所任官职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太常卿,但没有明确载其仕宦时间。所以,要明确郁久闾伏仁之父仕宦展开之时间,首先要据志文明晰郁久闾伏仁之生卒年及其在北朝的流寓经历,才能以此为基础审慎推断郁久闾车朱浑仕宦于何朝。志文载“初平东夏”、“西徙入关”所指为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北周攻占北齐之地,将包括郁久闾伏仁在内的原北齐官员西迁关中的事件。又据郁久闾伏仁卒于隋开皇元年(581),卒年22岁,则其生于559年;同时结合《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所载天保三年(552),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瑰为突厥所败,天保四年(553)突厥又给予柔然重大打击、柔然残余势力南奔,本文认为,郁久闾车朱浑应在文宣帝天保前期(551-553)降附北齐。进而由以上所述,首先,郁久闾伏仁应生于其父郁久闾车朱浑降附北齐后的文宣帝天保十年(559)。其次,郁久闾车朱浑在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出任上述职官。志文载郁久闾车朱浑出镇外藩时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出镇外藩的任职组合,多为刺史加将军号、持节与督军事。郁久闾车朱浑任职兖州刺史,掌管兖州行政权力。骠骑大将军,由《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所载北齐官制“骠骑、车骑……等将军,以褒赏勋庸”来看,其起到提高被授予者地位的作用。开府仪同三司,原指高级官员开建府署之待遇,北朝与南朝时期,其性质为统治者为官员所加授荣誉职衔。北齐的持节与督军事制度,源自晋制,据《晋书》卷二四《职官志》所载“晋受禅,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可知,都督诸军事、使持节分别为三种督军事、持节中权力最大者,由此,郁久闾车朱浑得以专制兖州地方军政官员,权重一方。所以,影响郁久闾车朱浑任职兖州刺史期间权力大小之因素,当以都督诸军事与使持节最为重要。郁久闾车朱浑所任之太常卿,属中央九卿系列职官,职掌涉及参议礼制、律令等。

由以上论述,郁久闾伏仁先祖出自柔然可汗家族,高祖贵为柔然可汗,曾祖担任职掌柔然军权的重要职官,祖父亦在柔然政权中担任要职,其父郁久闾车朱浑降附北齐后,出镇外藩,掌握地方军政要权。说明郁久闾伏仁家世背景显赫,其为鼎级贵胄子弟。

三、郁久闾伏仁仕宦经历

1.郁久闾伏仁在北齐的仕宦

如按志文所云“齐武平五年,年甫十岁,乃堪德政,授给事中”,郁久闾伏仁十岁便被授予给事中之职,但此实乃不可能之事。本文认为,有关郁久闾伏仁生平履历之述,志文存在缺失。即学者认为郁久闾伏仁墓志“文义不完,疑有铭辞在志阴”⑪。但由之前所述,郁久闾伏仁出生于其父降附北齐后的文宣帝天保十年(559),武平五年(574)时,郁久闾伏仁已15岁,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显贵子弟在近成年之际被授予官职已见于史载。所以,郁久闾伏仁被授予给事中应在15岁时。黻衣,为古代士大夫等具有身份地位之人的礼服;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借指显贵。由此,“裘裳黻衣,簪缨已袭”,暗指郁久闾伏仁继承其先祖尤其是其父的显贵地位。即郁久闾伏仁家族显赫家世背景造就了其在北齐通畅的仕途。给事中,为皇帝左右的顾问侍从人员,任此职者,便于接近权力核心。

2.郁久闾伏仁在北周的仕宦

志文云“初平东夏”,指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杞梓”暗指属于精英阶层的士人、官员,“杞梓无遗”所指为北周统治者将原北齐官员西迁关中。

志文云郁久闾伏仁入周后,被授予大都督。按《周书》卷二四《卢辩传》所载北周官制,大都督属于勋官,等级为八命,在北周职官序列中属于高等级。

3.郁久闾伏仁在隋代的仕宦

志文云“周鼎既移,大隋承运”,所指为581年,杨坚禅代北周,建立隋政权。开皇元年,郁久闾伏仁“入为亲卫”,亲卫,据《隋书》卷一二《礼志七》、《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所载隋代文帝时期禁卫机构,亲卫隶属于左右卫府,左右卫职司“宫掖禁御,督摄仗卫”⑫,即职掌皇宫宿卫;亲卫与勋卫、翊卫共同构成负责文帝时皇宫宿卫之内廷三卫。按志铭、志文,郁久闾伏仁入隋,便被隋文帝授予左亲卫,供职于禁卫系统,一方面反映了郁久闾伏仁深得隋文帝的信任与重用;另一方面,郁久闾伏仁供职于禁卫系统,接近隋代统治权力核心。

四、结 论

总结《郁久闾伏仁墓志》所揭示之人物与史实,同时检对正史文献,其于史学研究及史料之价值可作如下方面结论:

首先,在家族史方面,郁久闾氏是北朝时期漠北柔然可汗家族,在北朝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亦见于北朝史籍,但北朝史籍对郁久闾氏记载较疏略。然进入北齐、北周后,郁久闾氏成员竟为史传所失。因此,《郁久闾伏仁墓志》为探讨郁久闾伏仁所属家族世系即柔然可汗郁久闾大檀家族之房支提供了重要史料。

其次,志文在揭示郁久闾伏仁先祖在柔然以及北齐之仕宦方面亦提供了珍贵史料。(1)郁久闾伏仁高祖贵为柔然可汗,曾祖担任只有柔然可汗家族成员才能出任之职官,祖父亦担任柔然要职,父降附北齐后所历职官颇显、掌握地方军政要权。(2)志文所述郁久闾车朱浑在北齐之地方仕宦,反映出州刺史、使持节与都督诸军事之组合为当时官员出镇外藩后权重于地方的权力构成方式。

再次,在揭示郁久闾伏仁在北齐、北周与隋的仕宦轨迹方面,志文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以所任职官是否具有实权以及是否接近权力核心而论,郁久闾伏仁在北齐活跃于最高统治者周围;在隋代供职于禁卫系统,接近权力核心;即郁久闾伏仁逐渐被北齐、北周纳入国家军政体系,渐掌实权。相较而言,郁久闾伏仁在北周只担任无实权的勋官。所以,郁久闾伏仁的仕宦经历了北齐、隋的两次渐趋高峰与中间的北周一次低谷这一变化轨迹。亦可谓,郁久闾伏仁先祖之政治资历,足以成为可资其利用之资源,但由于政权更迭、时局动荡,致使郁久闾伏仁在北齐至隋代之仕宦轨迹经历了波峰与波谷的曲折。而由郁久闾伏仁在北齐至隋的曲折仕宦经历,可看出北齐与隋代统治者对降附的柔然王室后裔给予重用,相较而言,北周统治者对降附的柔然王室后裔只是给予政治上的荣宠。更为重要的是,志文所述郁久闾伏仁入隋后供职于左亲卫府,为认识隋文帝时宫廷禁卫机构之组成提供了珍贵史料。

注 释

①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一册),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192页。

②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一一《补遗》∥《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267页。

③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九册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④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一册),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192页。

⑤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一册),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191页。

⑥《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所收北魏《杨播墓志》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杨播“率骑三万,北出鸡鹿塞五千余里,迫逐茹茹而还”;北齐当时所刻《闾炫墓志》,认为墓主闾炫为“茹茹国主步浑之玄孙”。

⑦《宋书》卷五《文帝纪》载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芮芮国遣使献方物”。《南齐书》卷五九《芮芮虏传》将北魏所云之“蠕蠕”称呼为“芮芮”。

⑧郑樵:《通志》卷二八《氏族略四•夷狄大姓》,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67页。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料编纂组:《柔然史料辑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0页。

⑩罗新:《柔然官制续考》,《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五辑),2007年第1期,第78页。

⑪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一册),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第193页。

⑫魏征:《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78页。

责任编辑:盖之庸

Epitaph of Yujiulvfuren; Northern Qi; Sui Dynasty; Officials; Career

The discovery of Yujiulvfuren epitaph of Sui Dynas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cademic circle. It is not only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researching the family system of Yujiulvfuren, but shows the vital information of the track of official career of Yujiulvfuren from Northern Qi to Sui Dynasty as well,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system at that time.

猜你喜欢

北齐墓志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腊节
《陆孝昇墓志》考释
赋与唐代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