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7-07-31李秀丰
李秀丰
摘要: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核心教育理论。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活现象;生活情境
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质朴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对我们的数学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开展这样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当前新课标指出的教育中教育内容过时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应当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整体发展。新的数学课程将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数学。
一、让数学更亲切的生活现象
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看,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给学生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在课上让学生用这些人民币互换,让学生来我开的超市里买东西,设计买邮票的情节,让学生有多种付人民币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用一元具体想买什么文具,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整节课中全体学生有分组活动,也有全员参与,把数学知识都带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有趣的数学知识。
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参加学习和探索,同时也能让学生亲近数学。所以教师要把生活现象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列举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和铺垫。如我在教学立体图形各个部分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或“相交”的位置关系时就联系了生活中常见的鼓掌这一动作,找到了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切入点,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遥不可及,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让数学更生动的生活情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般以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老师要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出发,从学生的感知出发的,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问学生:我们平时看到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我们的车轮是圆形的呢?假设不用圆形的,用其他形状的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个时候学生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需要思考并希望和同学一起讨论,为什么我们的轮胎要做成圆形的,这样有什么好处,从而联想到圆形的特点。如果用别的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比较,我用课件做了小动物用不同形状的轮胎推车的情形。同学们在看的时候,对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轮胎的小车的推行的过程,都哈哈大笑。这个环节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又使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在生活化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实践感知、参与体验,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有味、有价值。例如,在教学“5以内的加法”时,我利用书本上的情境图,问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到什么,学生很快地告诉我看到有三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两个小朋友,这个时候我就用事先准备号的圆片代替图中的小朋友,让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学生先摆了三个圆片,又摆了两个。当学生板演结束后,我让同桌两人试着摆一摆,学生都很积极地一边摆一边说。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充分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在游戏时,学生完全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中,把数学和生活中的游戏密切联系起来,既体验了游戏,又巩固了知识。
三、让数学更有价值的生活问题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每次我在教学完新知识后就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在教学完“认识钟表”这节课后,我让学生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制定星期六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新学的数学知识,又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使学生认识这些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深刻体验到应用数学的乐趣。
四、让数学更美丽的生活世界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确实,数学中处处蕴含着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表现数学的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创造出数学美。如在教学“找规律”中,让学生欣赏图片——一排红黄间隔的小球、一排红白间隔的盆花,马路边电线杆与广告灯箱的间隔排列,等等。这些图片既可以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欣赏,又可以渗透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又如我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用圆片按规律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摆放的,再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按规律排列的事物,学生积极思考,想到了许多。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时时都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努力追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用生态的发展的观点教学数学,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