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燕门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7-31子有功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小康社会

子有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开展以精准识别,精准措施,精准扶贫为具体措施的扶贫工作。地处澜沧江峡谷V型地段的德钦县燕门乡要立足实际,学习吃透,融会贯通相关精准扶贫工作政策,以实施教育扶贫,提升民族素质;开展民生工程,实现社会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培育发展产业,提高经济收入等为工作抓手,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攻坚克难,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德钦燕门;精准扶贫;小康社会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党中央提出了阶段分步实现的方法措施,即在建党10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百”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开展以精准识别,精准措施,精准扶贫为切入点的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当前,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精准扶贫要实现 “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以、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措施,实现大面脱贫,做到行政村“四通四有”,自然村“五通一有”,农户“十有一保障”。这些所提出的目标、措施、要求非常具体,在检验工作成效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量化评价验收,实用性比较强。笔者通过对德钦县燕门乡的实地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想从教育、民生、产业、设施的角度提一些自己对开展燕门乡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实施教育扶贫 提升民族素质

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燕门乡也不例外,其核心的问题是解决人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从长远来看,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本人认为实施教育扶贫,是解决当前穷困群众摆脱贫困的一个管长远、管根本问题。因为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解决稳定、长期收入的问题,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成正比关系。“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續的。那么,现在,国家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迪庆、怒江提前实施十四年免费教育,应该说,只要不辍学,读完小学、初中、高中都不是难题,不应成为因学致穷的理由,要继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顺利完成普及阶段教育。现在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在大学期间的就读和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初步估算,每位大学生每年需要开支2万元左右,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了让其顺利完成学业,需要社会各方、亲戚朋友等多方的资助,特别是乡党委、政府,村委会把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毕业之后,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落实高校毕业后服兵役、下基层的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家庭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最终达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

二、开展民生工程 实现社会保障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党中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支援西部”的口号。并从2006年开始逐年实施了大量的惠民政策,农民群众也从中得到了实惠,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问题。现阶段,这惠民政策逐步延伸拓展成为了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即民生工程。那么,民生工程涵盖了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问题是,作为基层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首先就要完整地,全面地实施好民生工程。为免除农民群众对各项惠民政策实施中的各种杂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方法,确保基层群众的参与,防止民生工程利益化,集团化。尽最大的努力把好事办好,事实办实。其次要关注关心没有生活保障能力的老、弱、病、残的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解决他们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以人为本, 不能让他们饿死,这是社会保障工作的底线。通过开展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实现基层群众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解决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问题,让基层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优越性和党的温暖。

三、加大投入力度 改善人居环境

由于我们地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弱小,基础设施落后。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资金的投入需要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帮助解决。那么,作为贫困乡的一级党委政府,希望除了感受更多更大党的阳光雨露之外,剩下的只有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工程。首先要立足实际,超前谋划,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目前,虽然村、组都通了公路,但是公路等级低,安全系数低,保通率低,农田水利灌溉率低,人居环境差等等问题。因此基础设施的提质改造,提高安全保障作,改善人居环境为设立项目的核心内容。然后是吃透国家投资的相关政策,与上级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争取自己所申报的项目通过评审、立项。其次是通过严格程序招投标、施工、验收。最后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发挥项目成效的最大化,让他们知道项目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

四、培育发展产业 提高经济收入

要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需要有产业来支撑,确保他们长期稳定的收入,这是大家形成的共识。那么,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培育什么产业,产业前期投入、田间管理、市场前景、市场风险等等问题。燕门乡今年除了重楼种植户有点收入外,其它品种种植户收入缩小,群众怨声载道,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估计不足。当前,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产业”,本人觉得思路和出发点是好的,但做起来是难的,困难重重。现在产业发展的问题本人认为是政府急,群众慢,搞不到一个节拍上,政府推着走,群众被动走,除了问题,交给政府,要求政府埋单。那怎么办?笔者认为首先发展产业不能急,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群众的自觉自愿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政府不能做包办、代替、强行推进,要充分考虑能力、素质、观念、生活等等问题。其次是培育市场,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都是种植业、养殖业,这么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市场消化得了吗?消化不了,必然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因此,只能在特色产业,优质专业上做文章,想办法。以产品的特色,优质培育出一个小市场,群众从中获利。最后是发展订单产业,订单产业其实是一种捆绑式的发展方式,把企业、农户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现在的操作方式是与企业签订最低保护价,造成风险由企业承担,我们考虑过企业的利益吗?没有,将有一天由于企业的高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倒闭了,产业将如何发展。核心问题是解决诚信问题,企业与农户签订相对较长的价格恒定合同,价格不以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局面。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小康社会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努力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